2)第七百三十四章 封王_明朝大丈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回来。

  另外这些人领兵征战多年,为大明收复失地,开疆拓土,也该到了***行赏的时候了。

  与历代开国帝王一样,***行赏也令李景伤透了脑筋。虽然大家都为大明收复失地,开疆拓地,但是功劳却有大有小,比如说曹诏,曹诏平蒙古,灭辽东,定朝鲜,占河套,扫漠北,军功可以说远远高于其余几位军区都督,偏偏他的职务与这几人相当,若是将曹诏拔得太高,这几人肯定不服。可若是让曹诏跟这几人平级,那对曹诏又有失公允。

  李景思之再三,最后决定对诸将先封爵后授衔,爵位代表诸将所立的功劳,军衔代表诸将在军中的地位。

  在和朱由检商议一番之后,两人达成一致意见,决定封曹诏和高奇为一等公爵,洪承畴、卢象升、孙猛、孙传庭封二等公爵,陈国柱、陈大虎、刘二愣、张楚、秦良玉、郑芝龙封三等公爵。至于李定国,孙虎头,黄得功、祖大寿,吴三桂、左良玉等统兵大将以及原来那些地方镇守将军封一至三等侯乃至伯爵。

  这其中,李定国和孙虎头随曹诏征战多年,战功赫赫,从战功来看,比陈大虎等人还要高一些,封侯爵显然是低了。

  不过这次这么多人封爵,必定有人对自己的爵位不满意,认为自己的爵位低了,李景把李定国和孙虎头的爵位压下来,便是为了打消这些人的不满情绪。

  若是有人不满,李景便可以让他们跟李定国和孙虎头比一比功劳。

  李定国和孙虎头如此战功才封了一等侯,那些战功远不如两人的将领,还有什么话好说?

  拟完封爵的名单,接着便是为诸将授衔。

  李景初步拟定封高奇,曹诏,洪承畴、卢象升、孙猛、孙传庭、陈国柱、张楚元帅军衔。陈大虎、刘二愣、周老虎、李定国、孙虎头、郑芝龙、秦良玉、祖大寿、吴三桂、黄得功十人大将军衔。

  其实本来应该只授七位元帅,即高奇和六大军区都督,不过考虑到缅甸等地已经取代云南成为大明西南的门户,战略地位极其重要,李景决定将西南战区升格为军区,张楚任西南军区都督,这样一来,张楚便跟曹诏等人平级,那么张楚便应授予元帅之衔。

  相比之下,陈大虎等人虽然也是一方统兵大将,但是由于在军区担任的是副职,因此军衔便比上述八人低了一格。

  将爵位和军衔名单拟好,李景和朱由检便将诸将召集起来准备封爵授衔。

  不想,还没等朱由检把高奇和曹诏的爵位封完,便遭到了两人的反对。

  高奇和曹诏一致认为,李景是一等公,两人万万不能跟李景比肩,自请降等,二人的提议随即得到诸将支持。

  见众人极力反对,朱由检顿时面露为难之色,因为如果给两人降等,那么其余诸人也要随之降等,而爵

  请收藏:https://m.bstxt.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