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七百二十二章 军权_明朝大丈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李景这番话说完,众人心中不由一震。,最新章节访问:.。

  历朝以来,只听说有人争权,鲜少听说有人放弃自己的权力,至于主动放弃军权的更是少之又少。而且仅有的几个放弃军权的人,其目的也是为了明哲保身,绝不似李景这般是为了国家日后的稳定而放弃手中的权力。

  虽然大家都知道对于现在的李景来说,即便没有任何军职,凭威望依然可以号令大明的军队。可是那样做毕竟名不正言不顺,时间久了,肯定要受到非议。因此李景现在放权,从风格来说可以说远过前人。

  现在就看李景放权会放到什么程度。

  端起茶杯,李景轻轻饮了一口,然后摩挲着茶杯道:“你们知道,我一直想把军事的主导权要‘交’给内阁,可是由于我是内阁总理大臣兼着大都督之职,所以大家根本没有在意我下的命令是以内阁的名义发出的还是以大都督府的名义发出的。

  其实这也怪不得大家,因为我一般都是用个人的印鉴,上面并没标明是内阁还是大都督府。这样一来,大家当然看不出这道命令来自哪里。

  显然,这样做是不合适的。

  从今天开始,以后我下达命令会用两个印,一个是公印,一个是‘私’印,这样大家就知道这道命令是由哪个部‘门’下达的。以后凡是对外宣战的命令,我都会以内阁的名义下达,以此来确定内阁在军事方面的主导地位。”

  众人闻言均是郑重点头。

  虽然李景以前多次说过由内阁下达对外宣战的命令,可是由于职务的原因,大部分人都认为李景的命令是以大都督的名义发出来的。

  现在李景告诉大家以后开始使用公印,那就是准备把内阁的权限明确下来,这无疑会增加内阁成员的话语权。

  虽然李景曾经严令不懂军事的人不许干涉军事,令他们在军事方面没有多少话语权。

  但是不是需要动用武力,他们还是有一定的决定权的,要知道打仗不是脑子一热说打就打的,其中还涉及到政治因素和经济因素以及民族因素等等。

  最重要的当然是政治因素和经济因素,如果对政治或者经济不利,那要不要用兵就值得商榷,如果对政治和经济都不利,那显然是不能用兵的。这种情况下还要对外用兵,那就纯粹是为了打仗而打仗了。做出这样决定的人,不是愚蠢,就是一个好战分子。

  因此虽然内阁这些人大多不懂军事,但是由于他们懂政治和经济,在决定是否要用兵的时候,他们还是有一定的话语权的。

  见众人领会自己的意思,李景接道:“不过大家也知道,单纯把决定用兵的权力从大都督那里分出来,还不足以削弱大都督的权力,因为最终的军权还在大都督的手里。

  大都督府下设四部,如何打仗由参谋部谋

  请收藏:https://m.bstxt.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