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六百六十八章 河套地区_明朝大丈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吃,步要一步一步走。”

  说着李景站起身来,在屋里踱了几步,然后说道:“现在陕西的局势已定,洪承畴的部队也休整的差不多了,我看可以让洪承畴率领部队向灵州方向进发,做出进攻的架势,吸引蒙古人的注意。

  然后调曹文诏,曹变蛟和马科的骑兵部队发动袭击,只要击溃蒙古各部的主力部队,洪承畴的步兵便可宁夏方向推进。恩……洪承畴的部队只有三万余人,兵力有些单薄,得把卢象升的部队也调过去。”

  沉吟了一会儿,李景接道:“只是卢象升从河南调走,河南布政使用谁好呢?”

  见李景询问,苏衡摇摇头,这种人事安排他怎么插嘴?

  想了一会儿,李景轻轻摇了摇头:“先不去管了,平之,你去把高奇请来。”

  “是!”苏衡忙道。

  苏衡走后,李景找出一本官员的资料名册认真看了起来。

  李景手里的这本名册里面记录的人都是李景认为可用的,这些人做事的能力是有的,而且大多品格清正,为人刚正不阿。但是这些人大多是万历末年和天启年间以及崇祯年间的进士,这些人是科举出身,思想比较守旧,对李景推行的很多政策并不理解。

  在这些人没看到新政的好处以前,起用他们无疑会给李景造成很大的麻烦,可是如果弃之不用却又浪费了人才,因此李景思之再三,最后给这些人在吏部安排个虚职,把他们挂了起来。等这些人看到大明推行新政产生的变化,想法改变了以后再起用。

  这两年大明看起来并无多少变化,国家既无存粮,国库也是空虚依旧。但是明白人都知道国家之所有仓储空虚,国无余钱,实因这两年大明的天灾实在太多。

  虽然去年陕西的旱情比之往年有所减轻,但是河南和山西又发生了干旱,河南甚至还出现了蝗灾,可是由于李景大兴水利,极大地缓解了旱情,而且李景在陕西山西和河南等地推广的高产粮食也发挥了极大的作用。

  今年的年景更不如去年,西北干旱依旧不说,河南和山东两省更爆发大规模蝗灾,蝗虫过境,真是赤地千里,寸草不留。

  若是往年大明出现这样的天灾必然是饿殍遍野,无数灾民举旗造反,可是李景竭尽所能筹措钱粮,赈济灾民,两省竟然没出一起乱子。

  连续两年发生大灾居然没有老百姓造反,这对大明来说简直就是奇迹。同时可以想见,这种情况下国家不可能还有余粮。

  另外,大明的国库虽然空虚,但是大明银行储备了近两千万两白银,这些钱都在大明银行的地下金库存放,由于储备银跟发行的纸钞挂钩,为了让老百姓放心,因此大明银行储备银的数目在大明并不是什么秘密。

  而知道底细的人还知道景记钱庄的地下金库也储备了两千多万两白银,朝廷在最困难的时候还曾从景记钱庄拆借了数百万两白银。有这么多储备银,大明的底蕴比之前朝不知富足了多少。当然,大家都知道这些储备银是从哪里来的,李景进京先是查抄贪官,一下子就弄来一千多万两白银,由于当时纸钞尚未在全国推行,很多地方必须支付白银,这笔银子用去了大半,剩下五百万两银子被李景用作开办银行推行纸钞的储备银,随后查抄福王等皇亲贵族又弄了一笔银子,再加上慢慢积累,最终攒下近两千万两白银。

  !^!一更。--by:07|13742323--

  请收藏:https://m.bstxt.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