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18章 与张居正的区别_明朝大丈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部秘密向锦州进发,而自己依然摆着主力部队仍在山海关的架势迷惑皇太极。

  乾清宫东暖阁。

  这一日李景批阅完各地送来的奏报之后心情大好,转头看了看张同敞笑道:“这段时间各省的政令推行的不错,尤其赋税更是收的顺利。

  南京方面陈大虎来信说年后又收上来二百多万两税银,不日就会解往京城。刘二愣那边也收了一百多万两税银。

  湖广方面吴蛀的差事也办得不错,己然有许多士绅地主商家开始缴纳赋税了。

  吴蛀说,照这个架势,今年湖广布政使司缴纳二百万两税银没有问题,至于粮食他保证能上交二百万石。

  南京,江西,湖广,再加上北直隶和平阳府,还有两淮的盐税,我估计今年的赋税可以达到一千万两以上,今年的日子看来要好过多了。”

  张同敞闻言笑道:“那都是国公爷政令得当,下面的人用心办差,这才能收到这么多赋税。”

  见李景微笑点头,张同敞沉吟了一下道:“不过,这些地方收上来的赋税,有很大一部分是往年拖欠或者隐瞒不报的,刨去这一块,晚生觉得各省的赋税当年应收的其实并没有国公爷想象中这么乐观。”

  李景闻言默默点了点头,轻叹一声道:“是啊,大明的赋税主要靠土地,靠粮食。真要细算下来,每年的税银并不多,这也是我为什么要大力开办工厂的原因,只有工商业发达,国家才能收到的赋税。”

  张同敞闻听郝然,笑了笑道:“原来国公爷早就明白其中的道理,晚生却是多虑了。”

  李景摆摆手:“不多虑,你能看出这一点我就很欣慰了。有些人只看到眼下收上来多少税,却不去想这些赋税的来源是怎么回事儿。你能想到这些,心里便会担忧以后怎么办,就会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慢慢就会想到应该发展工商业,这就是多虑的好处。”

  张同敞躬身说道:“多谢国公爷夸奖指点。”

  李景摆摆手,忽然笑道:“同敞,你就得我推行的新政怎么样比太岳先生如何”

  张同敞沉吟了一下道:“国公爷,晚生说句实话您别见怪。”

  李景笑道:“但说无妨。”

  张同敞琢磨了一下措词,方才说道:“以晚生看来,国公爷施行的政令跟先祖其实是一脉相承,不过国公爷的手段更激烈,也更强硬。”

  说着,张同敞四下看了看房间,然后笑道:“另外,国公爷没有任何掣肘,所用的人都是国公爷自己看好的人,这一点是先祖万万比不了的。因此,国公爷在推行政令的时候,比先祖更顺利。”

  顿了顿,张同敞叹了口气道:“不过国公爷得注意一件事情,历来主持变法的人都没有好下场,商v,王安石,包括先祖莫不如是。

  因此这个继任之人需得仔细看清楚,先祖若非选错了

  请收藏:https://m.bstxt.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