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97章 辽东的情况_明朝大丈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李景微微点了点头:“你说,要是我让人编撰一部收录所有字和字义的字典,你觉得编撰这部字典的人会不会名留青史”

  “那还用说,这可是名留青史的大事。”杨爱毫不迟疑地接道。

  李景笑笑,轻轻点了点头,转头对小五说道:“小五,给你这几位妹妹每人发二十两赏银。呵呵,今天这个曲子没白听,解决了我好大一个难题。”

  “啊,”众人一愣,均不知李景听曲子能解决什么难题。

  见众人不解,李景笑笑,刚才他听杨爱说起典故时,忽然联想到前两天跟徐光启谈话时准备编撰字典一事。

  编撰一部字典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不光需要财力,还需要大量的人力,尤其需要大量的读书人。

  虽说翰林院有许多识渊博的人,但是仅靠这些人就想编撰出字典显然是不够的。

  而由复社那些人来协助孔贞运等人做这个工作可谓正合适。这些人整日无所事事,只知闲谈墨论,给他们找个正经营生,省得他们整日胡说。

  当然复社有数千之众,不可能全部调进京城,但只需把有名气的百十来人调进京,甚至再多调几百人,剩下的人便不足为道。

  但是在调这些人进京之前,李景得知道这些人愿不愿意做这件工作,强扭的瓜不甜,如果这些人对这个工作没有兴趣,那么就会消极怠工。

  编撰字典本来就是件费时费力的事情,要是这些人再消极怠工,那可不知何年何月才能完成这个工作因此李景才会询问杨爱那些人士子的愿望是什么,对编撰字典这样的事情会不会有兴趣。

  至于为什么只询问杨爱而不询问别人,是因为李景看到杨爱在提到陈子龙的时候,神情似乎有些迟疑,而且李景看得出来,在座这些人当中只有杨爱不是**,李景怀疑杨爱跟陈子龙有特别的交情,如果杨爱跟陈子龙交往比较深,那么她对复社里面的人就应该了解的。

  通过杨爱的话,李景可以断定,只要号召复社的人进京编撰字典,这些人肯定会欣然同意,并且还会用心工作。

  如此一来,既解决了人手不足的问题,又可以解决复社的问题,可谓一举两得。

  不过在事情没做之前,李景自不会跟杨爱她们说的太多。

  见小五坐着不动,李景皱了皱眉:“怎么还不去拿赏银”

  “大帅,咱府里哪有这么多现银”小五苦笑道。

  李景一愣:“家里连一百多两银子都没有么,”

  小五苦笑道:“大帅,咱们进京时也没带银子啊,这段时间的家用,都是我让管家从五叔的店铺里借的银子。”

  “啊怎不早说”李景轻拍了下脑袋,叹了口气道:“看来夫人不在,这些家务事咱们都不知道安排看了看小莲四位侍女,李景苦笑道:“我估计你们这几个月的月例银子都没发吧”

  

  请收藏:https://m.bstxt.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