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12章 外官进殿_明朝大丈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实际上打屁股也是个技术活儿,有关系的,花了钱的看似打得重,实际上没啥事儿。<#中文

  没有门路的,或者是没钱的,又或者是得罪了掌权的太监的,那就是往死里打,打完还看不出什么伤,回家没几天就一命呜呼,至于直接打死的也不乏其人。

  终明一朝,在午门这里打死的大臣三十个不止,挨打的至少得有好几百。

  由于那些年经常在这里打死人,所以老百姓才说推出午门斩首。

  到了午门口,王承恩命太监停下轿子,见李景马上止步,并未朝正门的方向继续前进,王承恩微微点了点头。

  不过王承恩随即发现跟随李景的人已经少了大半,回头一看才发现,自承天门到金水桥这一路站班的侍卫己经全换成李景的人了,王承恩肯本没觉察出李景的人什么时候动的手。

  午门的正门只有皇帝才能走,而正门两边的掖门更只有大典的时候才打开,因此实际上真正能同行的只有两个侧门。

  就算这两个侧门也不是随便走的,武百官上朝时走的是左侧门,王公贵戚走的是右侧门。

  朱由检把坤兴公主许配给李景的儿子,虽然还未成亲,也没给李景赐以爵位,不过李景乃是实打实的皇亲,走右侧门其实也是可以的。

  不过,李景终究还是选择了跟王承恩一起走左侧门。

  见李景跟自己一起走左侧门,王承恩心里叹了口气,虽然李景把公主当亲生女儿一样抚养,但从李景刚才这个举动来看,显然李果并没把皇上当成亲家。

  这就意味着李景绝不会跟朱由检讲什么人情,朱由检被架空已成定局。

  穿过左侧门,迎面便是一个大广场,上百名官员正站在广场内等候皇帝召见。

  实际上能进殿的除了言官,京官至少也得四品以上才能进去,四品以下的京官是没资格进殿的,至于地方官员,哪怕品级再高也得皇帝允许才能进殿。

  四品以上,看似放的很宽,其实并没有多少人。

  明朝的官员大多听着名头响亮,实际上品级并不高,六部尚书和都察院左右都御史,以及大理寺卿只是正二品,一共就九个人,这九人合称九卿。内阁那些人还有九卿兼任的,也就是说在大明,实职正二品的官员也就十来个。

  正一品和从一品的不是没有,不过都是虚衔,什么三公,三孤,三师都是虚的。某某阁大士更只是荣誉称号,并不代表品级。正二品的只有十来个,从二品的也不多,九卿一般都有两个副手,翻一倍也就十八个人。

  至于三品和四品的也不多,算下来,能进殿的加上低品级的言官也不过一百来人。

  明朝的皇帝是比较有意思的,他们烦言官烦的要命,偏偏许多官员除了本身的职务还有个御史衔。

  比如袁可立就挂的御史衔担任登莱巡抚,到后来升

  请收藏:https://m.bstxt.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