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81 英子和郑姐姐_那年1981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己作伴,妯娌俩有什么事商量商量,也是挺好的。

  而且大嫂是在国外多年的人,比自己水平高了不知道多少。

  自己跟她多交流,也能跟着提高水平。

  最关键的,在她看来,跟海龟当妯娌,自己一个小学教师的身价,那是蹭蹭见长。

  很值得骄傲啊。

  大家热热闹闹地聊到半夜,眼看夜色不早,这才尽兴而归。

  短短的时间之内,这两位妯娌就一见如故,难舍难分了。

  本来大仓娘都安排好了,让小郑在英子的屋里睡。

  谁能想到二媳妇跟准大媳妇没聊够。

  顾云丽直接把男人给撵走,让他跟大哥一个炕睡去。

  身份证-伍陸彡⑦④彡陸⑦伍

  她拉着准大嫂,去她的新房双宿双栖去了。

  郑淑叶在小梁家住了两天。

  这两天里,大概可以用“日日欢宴,夜夜笙歌”来形容吧!

  正好农村人猫冬,又是下了雪,大家猫在炕上吃喝聊天心里也安稳。

  其实,“猫冬”这个词儿,到了现在已经不适合大多数的农民了。

  上去十年前,几乎所有的农民都猫冬。

  除了诸如热闹家两口子,还有最早的生意人鹅拧,越是到了年底越忙之外,其他农民进冬以后都无事可做。

  可是这些年来,越来越多的农民到了冬天闲不住了。

  农活干不成,可以做点小买卖。

  或者当小贩子,或者在家加工点农产品,等到进了腊月去集上卖掉。

  至于那些常年做买卖的,到了冬天更是他们的销售旺季。

  整天忙忙碌碌的,根本就没有“猫冬”之说。

  也只有这些老人,不做生意,还是保留着老传统,其他季节种地,进冬以后猫冬。

  这两天爷爷奶奶、姥娘姥爷和大舅大妗子,在大仓家基本上就是常住沙家浜了。

  这让在国外多年的郑淑叶,狠狠地恶补了一顿海外游子所缺失的亲情。

  当然,这两天里,大仓娘也开诚布公地直接跟小郑谈了。

  就是把俩人的婚事正式提上议事日程。

  首先就是征求小郑的意见,问在婚前她们家还有什么要求?

  比方说要不要托个媒人去郑副市长那里提亲啦?

  订亲的时候女方还有什么具体的要求?

  口口五六③⑦四三陆七伍

  对婚礼有什么要求?

  等等等等,大仓娘问得挺详细。

  小郑毕竟刚刚回国,以前跟小梁的关系也没有正式地谈婚论嫁。

  现在大仓娘如此直接,还是让她两颊泛红挺害羞的。

  对于大仓娘的问题,她既没有当时答复,也没有拒绝。

  只是说这事要回家跟爸妈商量以后,才能答复。

  而且这一切,还有一个大前提,那就是首先等自己把工作安顿好,正常上班以后才能开始讨论。

  这让大仓娘多少有些失望。

  虽然知道小郑说得有理,可她毕竟心里着急啊!

  现在人回来了,相当于人已经到手了,她恨不能

  请收藏:https://m.bstxt.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