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七十四章 戬 (三十一)_革秦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投降,并不能提升要价,反而折损大家的身价。

  只是有一个人的身价被抬高了。

  这人就是韩缜。

  这位宗室的子弟,一无所知当中变成了秦人必须要善待,必须要接纳的人物!

  所有人都有不满。

  可是既然已经成为定局,那么一切的争端都没了意义。

  张开地腰也不酸了,腿了不疼了,站在人群的几乎最前列,等待着秦人使者到来。

  最前列的这些人,脸色都不怎么好。

  他们大概也清楚,所谓韩缜,只是一个傀儡而已。

  因为韩缜开城投降,所用的是先前战争中都未曾启用的那支军队。

  那支军队,是直接效命于先君的!

  先君虽然让位,可种种权力,并未完全让渡。

  尤其那军队,更是完全没有让渡的心思。

  韩缜此人,才干可以说有一些,但过去就对先君言听计从,谁还不知道他有没有资格指挥那支军队吗?

  张开地等与先君斗了几十年的老臣纷纷在心底骂他。

  不过此时再骂,也没用了。

  太迟了!

  很快,王翦率领五十人赶到了。

  受降开始。

  ……

  “鞠夫子所言,老夫知甚。”荀况慢慢地尝试将鞠子洲的言论条分缕析。

  数十日的辩论,他已经能够适应鞠子洲的理论,并且一定意义上掌握鞠子洲的思维逻辑。

  鞠子洲的理论,建立在绝对的理性之上。

  也就是,对于时势的各方面要素的把握,推导出一个拥有极大概率的可能性。

  这样的办法,建立在现实的基础之上,建立在所有人都是无比理智,将“利益”看得比任何事物都重要的基础上。

  它是对于“经济状况”的描述,也是对于大部分现状的描述。

  这种描述,在初初接触,或者阅历不深入时候,是最正确的。

  因为大部分情况下,人的确是依照这样的规律走下去的。

  人就是把利益看的很重要。

  大多数人做出的大多数事情的原动力,就是获取利益。

  因为不获取利益,就没法儿生存。

  但随着年龄的增长,随着阅历的深入,荀况知道,很多时候,人做事,并不是为了利益。

  尤其是,当人实际的拥有了一部分物质基础,能够保障自己的生存之后。

  他所要面对的世界,便不再只有物质和利益了。

  人如此,甚至很多兽类,也是如此!

  禽兽有情,神鬼未必无爱。

  儒家喜欢阐发道德和人性,喜欢人情,根由便是这样。

  并且,荀况隐隐觉得,如果光是以利益为主导,其实鞠子洲、嬴政在秦国做出的那些惊人的成就都是不可能的。

  不是不可能做到,而是压根不可能去做。

  如果只是以利益计,那么和儒家中的维稳者一样,维持旧有规则,大家一齐骗最底层的那些人,才是正理。

  胡乱的搞东搞西,只会叫社会动荡,只会带来掌权者自己都不能把控的变数。

  这种变数,更大概率是盗跖。

  以纯然的利益计,一切的统治者,都只需要维持现有秩序,从中缓慢的推行有利于自己本身的改革办法。

  嬴政的改革,太激进,太彻底,也太令人匪夷所思。

  所以尽管他实际的获取到了可能很大的权力,但后续他所要面对的一切变化,都将是前所未有的。

  他真正的到了的利益,可以说很少很少。

  他不应该有那种原初的内生动力的。

  这是最大的问题所在。

  也是荀况所能够看到的,鞠子洲身上的,唯一的破绽。

  请收藏:https://m.bstxt.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