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四十九章 戬 (六)_革秦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届时,便去往魏国,寻我旧时的一些弟子,准备写一些东西,养养老。”

  “是好的安排。”鞠子洲叹息。

  只是这安排,取决于鞠子洲。

  两人如此着,其实各有心思。

  鞠子洲还在思考荀子的理念。

  询则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一路行进,路见白骨。

  最近这些年年成并不好,雨旱诸灾,虽然并不十分严重,但各类灾祸,在这片大地之上从未断绝。

  秦国的情况,以前鞠子洲是有了解的,尽管只是少的一些了解,尽管是最初级最粗放的秩序,但总归是看得到统一的秩序的。

  秦国之外,要比过去所见的秦国更差。

  拿韩国来,韩国的国人是拥有自己的土地和私产的。

  春秋之来争霸诸事,导致了君主想要扩张,或者维持国家存续,就必须有更多的战兵。

  而战兵的培养,若是全由君主或者国家自己培养,如旧时的魏武卒,则所需太多。

  因此君主们需要的是从平民当中抽调。

  这也就是所谓的“兵役”的由来。

  叫国人服兵役,比自己全部承担培养与饲养的成本,低得多。

  而叫人服役,服役期间,他们的食宿由谁来供应呢?

  秦国过去的办法是一分为二。

  国家只给你最基本的,让你饿不死的供给。

  而你自己,也需要付出一定的财物购置菜食、衣物,以确保自己在服役期间能够吃得饱、穿的暖。

  但这只是过去秦国的办法,是不适用于别国的。

  因为秦国的律法严苛,基层组织能力强于别国,也因为秦国上下,有着最基本的,能够通行于全国的基本秩序。

  这是过去卫鞅变法给秦国留下的遗产。

  别国也进行变法,只是立国日久,自上而下的变革,若没有清晰的道路和巨大的利益作为引导,是不能成行的。

  于是别国用不得秦国的办法。

  他们最初用的办法是基于贵族统治的凑兵。

  贵族们凑出一定的武力,交由君主指挥,打了胜仗,论功分赃。

  所谓的“克敌者,上大夫受县、下大雨受郡、士田十万;庶人工商遂,人臣隶于免”,便是他们最初的办法。

  但这种办法所能够得到的兵员是很少的。

  因此在春秋时期,小国之间的战斗,往往只有几百人,大国,也不过千人。

  在墨家最初创立时候,墨子翟甚至可以凭借数百悍勇之兵,干涉国家战争诸事这当然不是因为墨子道德高尚,令人见之则服。

  最根本的原因,还是他和他的的弟子们是真的很有活力,很青春。

  后来时代向前发展,生产力稍微提高一些,奴隶们稍微吃饱一些,有了自己的诉求,就开始造反。

  君主们为了巩固统治,也为了掠夺外国财富而有意或无意、主动或者被动地减少国中奴隶的规模,将他们转变为自由民。

  这时候,由于自由民基数扩大,由之而来的,便是兵役的主力发生转变。

  由贵族为主体,转变为了以自由民为主体。

  这其中,自然是有一些不愿意遵循这种转变的。

  比如一些克己复礼的国家。

  于是这些国家成为了历史。

  如今的情况,这种以自由民为兵役主体和战争主体的情况,已经在这片大地之上蔓开。

  各种税务,也都加到了这些“自由民”的头上。

  再去看时,其实不同地区、不同时间里,他们的生存状态,都是不同的。

  鞠子洲以前看过一些,如今再看,仍是觉得很多情况,自己根本没弄清楚。

  华书阁

  请收藏:https://m.bstxt.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