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霸者无疆_重生之大英雄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氏家族能在二战前把电影院开遍整个马来半岛,甚至是越南,爪哇等地,先做的不是生意,而是交朋友,与当时的英国殖民政府交朋友,在当时的南洋,没有英国殖民政府官员收下足够的金钱,华人想开电影院,难度比当时新加坡独立更大,邵氏家族与殖民政府交好,新加坡独立后与李光耀政府交好,回港展香港电影,又与香港港英政府交好,那时邵氏家族的大佬整天在工厂里盯着艺人和导演们拍电影吗?当然不会,他们在和官员们打高尔夫,喝茶,聊天,出席各种宴会,他们的生意也不止电影,有酒店业,房地产和金融业。

  香港只有两间电视台,亚视与无线,亚视最初是英国人的生意,而无线这块牌照,是邵逸夫的,其他人想拿到手都不可能,因为当时港府允许且只允许邵逸夫展电视广播公司,其他人钱再多都做不了这一行。

  电影是生意,不是生命,邹文淮离开电影就不再是那个让香江所有电影人都要仰望的王者,但是邵逸夫离开电影,仍然可以是香港电视界的龙头,被人叫一声六叔。

  然后再回顾一下东南亚那些教父的家史,没有人真正的从最初的行业家,何鸿生家的不是最初的运输生意,霍英冬的地产生意和他最初的杂货铺完全不沾边,郑玉彤更不是靠自己打拼,李家诚也总是说自己是教师的儿子,但是却从不提他另一个身份……

  他们在某一时间,得到信息,然后迅聚集第一桶金,又经过若干时间的积累之后,才成为了聚光灯下那个对外谈论自己努力打拼多年,白手起家,不忘初心的年轻人导师形象,你对我搞笑呢?

  想要做大生意,扩大影响,就要有更大的眼界,我让主角窝在一个城市里拍些赚钱的电影,几年间赚下几千万甚至上亿,然后呢?邹文淮一部电影的利润最高曾经达到过十亿港币,还不是西片东进时无力回天?

  被击倒的,无论之前是不是英雄,倒地之后就不再是,参考案例,邹文淮。

  然后我觉得自己找到了想写的,就像书评区读者的话,我觉得他们的总结比我自己更透彻:

  1:我心目中的霍先生应该是一个集影视、传媒黑白跨界的大亨,甚至不局限于香港。

  2:霍先生当如此:不是全华人圈最富的,但是却是最有影响力的;不是最黑的,但是却是最无人愿意去招惹的;不是最英俊风流的,却是最有魅力和吸引力的;拥有女人不是最多的,也不是最漂亮的,但是个个都是别有一番风韵的。

  作者表示简直不能再认同。

  刚好看到书评时,实在对娱乐圈无感,把上本书的赌船设定拿出来,虽然有些突兀,但是总比继续干巴巴死磕电影强,至少能让我自己有兴趣写故事,而不是每天愁眉苦脸的写毫无

  请收藏:https://m.bstxt.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