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零二章 斩神圣 (十二)_绝秦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就有三四家。

  匈、羌、鲜、戎等各方势力之中,能够满足秦国条件的,只有匈奴与羌人。

  不过羌人相对匈奴还是比较分散,虽然距离秦国比较近,却格外的不好交流。

  秦国早先从大山里面弄出来的那批山民,严格意义上说,就有一些羌人。

  也因此,秦人对待羌人部落首领的残酷行为,未必就不是羌人如今不愿与秦人交流的原因。

  羌人难以交流,朝廷里也没有放弃与他们的贸易。

  不过重头已经不能放在他们身上。

  嬴政使了二百人,去往与羌人联络。

  同时匈奴那边,则派遣了五百人,同时赐下虎符,允准当地农会会长可以便宜行事,最高征召五千兵马应战。

  嬴政很清楚朝廷里这些人对自己颇有微词。

  这些人觉得自己的行事手段太过激进,不该杀死山民们的首领,以至于如今不好与羌人交易而需要大老远跑到匈奴地界里去。

  嬴政理也不理这些放屁一样的话。

  因为这些话对他没用。

  一不能动摇他的决心,二没有足够有力的利弊权衡让他停下脚步。

  所以这些有伤天和、寒了民心之类的话,宛如放屁。

  十四年,秦国所发生的事情不多。

  一件是,秦王陛下降低了各地的农税,而提高了商税。

  不过这件事情人们的主观感受并不明显。

  大的范畴之中,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变成了以集体为主的方式,在这种生产生活方式之中个人生存所需要承担的成本被压低到非常低,并且还是由旁人安排,因此生活之中即便税收改变,他们的生活也还是平稳运行,丝毫不受影响,惟是到年底分成时候,才有感受。

  当然,这种因为收入更多所带来的感受,也只是一时而已。

  兴奋之后,该干什么还是干什么,该怎么干,也还是怎么干。

  一些感受到损失了的,也只是一时心疼,过了之后,有些琢磨琢磨如何避税,有些也就是坦然接受,并且很快将心思投入到了该如何享乐上。

  另外一件大事,就是秦王陛下使人向外购置耕牛了。

  这件事情大家都很清楚,因为诏令到时,各地的丈夫抢着报名服兵役的。

  服兵役这件事情,以前只是卖命为自己家寻求一个活得好的可能性。

  因此,除非是当上了官吏,舍此之外,旁人对于服兵役的人,都是不怎么看得起的。

  如今就不一样,如今服兵役不仅是服役者自己能够得利,更重要的事是,集体因之得利。

  加上有机会进入秦王陛下的天下陵,因此地位和声望上都已经不可与过去等同。

  能够服役,无论后面是死是活,旁人遇见都要夸几句,回来之后的就业也就更加轻便舒服,待遇上也有很大改变。

  信仰铸就出责任感,而实打实的名利,则为之加权。

  种种倾斜的结果是服兵役的名额也成为了一种十分宝贵的资源。

  而朝廷里的征兵政策,最优先选择的,是未经军事训练的那批人。

  新兵与老兵的比例要达到六比四。

  如此,新兵的初次训练也就十分便捷了。

  情况变化,虽然很多地方有着一些小动作,但在各个地方里,人们对于秦王政的个人崇拜已经达到了常人难以想象的程度。

  而新老兵士轮替服兵役的制度的施行,确保了每一个地方,凡有秦人居处,便有可以随时组织起来的,忠于秦王政的兵员。

  请收藏:https://m.bstxt.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