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零三章 真形_绝秦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正理也。”鞠子洲笑了笑:“师兄此理,刑名诸子未曾有所阐发,是师兄所独创么?”

  “不错!”陈琅傲然说道:“是我所独创!”

  鞠子洲躬身一礼:“师兄大才。”

  在黑暗中摸索,给思维带来新的理念的人,都是值得敬佩的。

  “国之名实俱至,则能有行。”陈琅说道:“所谓名实,以名为用,以实为本,技法之进境,应时而用,以导民生之进,使民有所安,氓有所食,生有所养,死有所葬,故而名与实合,国固强。”

  这话……不对!

  鞠子洲侧目。

  这话里面的东西,并不是什么治国的道理,而完全是他给嬴政制定的计划的表层,也正是嬴政目前在做的事情的片面的总结。

  这个人……必定在秦国观察很久了!

  而且,最要紧的事情是……

  他必然不是什么刑名家的弟子,更不可能是什么公孙龙的弟子!

  鞠子洲看着陈琅。

  心中开始盘算。

  首先排除掉儒家墨家。

  儒墨的行事风格太显眼,了解一些的人,一眼便可以望的出来。

  其次排除掉刑名家。

  虽然这位陈琅言辞之间以刑名家的名实学问开宗言义,但后续的言辞的内涵,只是套了一层名实的皮,内里逻辑错乱……

  “师兄打算以何法门,兴民之利,致氓有食呢?”鞠子洲试探道。

  “减损,补缺。”陈琅说道:“以技法之利,得一田土之中,积粟三石,则税抽十一;王取十一;畜食十一;种留十一,农者辛勤,一年之劳所得者,不过十六。而口体之奉,须臾不可少待;腹肠之需,寸缕不能缺乏。”

  “劳者愈多,而需者愈众。”

  “税之所需不减、王之所取不减、畜之所食不能减、种之所留不可减,于是技法越进,民之所有,越加,亦不过勉强填补自身所需。”

  “惟减少损耗与缺失,方才可以真正令人之所得有所积。”

  鞠子洲抿起唇。

  这种理论,以他的目光来看,大致可以说是正确的。

  然而……刑名家会对经济学的东西了解这么深刻吗?

  “师兄是范蠡传人?”鞠子洲问道。

  陈琅吃惊看着鞠子洲。

  两人对视。

  鞠子洲在这一刹那看懂了他眼中的疑惑与惊讶。

  陈琅有些惊诧地看着鞠子洲。

  这么问的原因,当然是已经否定了自己的“刑名家学徒,公孙龙弟子的身份”。

  “好快的反应!”陈琅看着鞠子洲,抚掌而笑:“师弟,想来师弟即便并非是刑名家弟子,也当该对于刑名家之理有所了解吧?”

  以陈琅看来,只有对于刑名家的学问有所研究的时候,才能在如此短的时间里找到他隐藏在话语之中的漏洞。

  这话一出,鞠子洲顿时松了一口气。

  为什么?

  当然是因为这句话代表了一件事情——陈琅觉得鞠子洲也在说谎。

  他觉得鞠子洲必不可能是什么道家人,更不会是什么老庄家学弟子。

  这是出于以己度人的心态去考虑的。

  他自己在说谎,于是看别人说话也觉得不像是真话。

  “道家,黄老家学!鞠子洲。”鞠子洲笑着说道。

  陈琅也笑着回答:“阳子弟子,楚人陈琅!”

  徐进坐在坐榻上,惊奇而懵逼看着鞠子洲与陈琅两人,实在搞不清楚他们在做什么。

  请收藏:https://m.bstxt.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