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54、虎威将军_姜姬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能找点好处。

  之后的一年里就频繁跟陶公接触,两边关系越加亲密后,何家也看出了陶公是如何做法的。

  原来陶公在当时征丁征粮时就故意挑选了以农业为主的城池。

  比如兴昌,比如保平,比如宜兴。

  这些城池无一例外,全是大城,全在晋江沿岸,百姓大多全都以种地为生,因为粮食丰富,气候适宜,所以这些城的百姓繁衍得快,壮丁足。

  从这些地方征粮征丁都是很合适的。

  但缺少壮丁之后,耕种跟着就要受影响。

  何家人觉得陶公此计狠毒,可此计却一定会成功,所以他们也暗中联络了其他几座城池,他们虽然不如陶公,但也不愿意一味的受人利用,就想借此争一争势。

  陶公以为他们只是小兵,不知小兵联合起来,也能把主帅推翻。

  开春后,陶公就暗中传信给何家,示意他们今年不要组织百姓耕种,如果可能,最好阻止百姓春耕。

  何家当然不愿意。在陶公看,这不过是他与朝阳公主斗法的布局,是他要推翻朝阳公主的把柄。但何家在兴昌生息可止百代?他们与兴昌共为一体,损百姓就是损兴昌,就是损何家!

  何家发觉陶公不值得依靠,就没有听他的,照例让百姓耕种,然后照陶公说的,让自家亲信去凤凰台告何家太守误了春耕。

  地照种,人照告,陶公的心都放在凤凰台了,又不会到兴昌来看。

  如此这般,告了一年,太守理所当然的要把这个局给揭开,不然照陶公所言,等到年末让兴昌真的不交税?那罪过就大了。

  索性,他联合其他各城有志一同之人,一同上表辞官,把这个局给提前揭开了。

  这样各城并未真的抗税,就算真到凤凰台去辩驳也不会落到下风。

  果然,大军跟着就来了。

  各城便有惊慌失措的,毕竟纸上谈来终觉浅,大军到家门口了,才后悔的也不是没有。

  兴昌何家是少数几个中到现在还坚定不改初衷的。实在是现在凤凰台上,皇帝不像样,大臣也不像样,他们这些下头的城实在无所适从。

  何家当时商量此事时就有人愤愤道,他们当臣子的,听皇帝的还有话说,陛下让他们去死,他们不去是不忠君。可听皇帝他姑的?听一个大臣的?

  “随歌起舞,伎乎?”

  谁都能指使的动,是人家家养的奴仆吗?

  实在咽不下这口气!

  但反,也不是说反就能反的。何家到现在也没有个主意是不是真的要反,只怕这个字刚说出口,何家里面就要打个你死我活。

  那就不说。

  至少有一条,他们既不想听朝阳公主的指派,也不想听陶公的指派。

  说句不好听的,上数这两位算个什么东西?朝阳公主是有德还是有慧?陶公是有名还是有功?听他们的,不丢人吗?

  所以兴昌何家早就想好了,等大军

  请收藏:https://m.bstxt.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