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212章:请下凡间_位面旅行指南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吸收着所有能够兑换到的日月币。而正是由于商人阶层的支持,日月币才以最快的速度流向了大明五湖四海。

  原本辐射范围仅限于京师一地的日月币在很短时间内横行大江南北,可以说完全是商人们支持的结果。在大明的流通领域,没有谁比商人们更能影响社会。

  百姓们日常买卖交易的对象都是商人,只要他们发自内心的认可日月币流通下去,那么民众们就会自然而然的使用。何况日月币确实很方便,制作又很精美。

  可朱棣和大明内阁却对此百思不得其解——日月币发行的时间实在是太短了,这么点时间内就爆发出如此强大的威力委实让人惊艳不已。

  尤其日月币说实话就是一种新型纸币,大明也不是没有发行过纸币。大明宝钞从发行的那一天起实际价值永远都无法和面额相等同,可日月币却有人在溢价收购和使用。这种事情是包括朱棣在内的大明中央政府领导层所无法想象的,必须要问清楚才行。

  甚至于朱棣都打好了主意,无论如何也要让唐少哲对此讲清楚。就算不能让大明宝钞也变成日月币那样人人趋之若鹜的溢价纸币进入流通领域,至少也不要跌幅太大?

  同样都是纸币,日月币和大明宝钞之间的差距也太大了。前者可以超过面额价值,溢价进入市场流通;后者却是从发行之日就开始缩水,实际价值永远低于面额价值。

  可是在唐少哲洋洋洒洒讲了一大通之后,包括朱棣在内的几个学生全都没有听懂。

  之前被他们视为小儿科的纸币发行,从来也不知道其中还有这么多的道道。

  原本觉得随便偷师就可以学到其中奥妙的朱棣等人,在唐少哲毫不藏私的讲述下反倒越听越糊涂了。纸币发行,居然还是篇治国大文章!

  不过这些新鲜的理论听起来似乎有道理,但是仔细想想却又觉得似是而非。通篇文章从头到尾,居然全是从利益角度在分析和推算结果。难道人与人之间的相处,全部都需要用利益来衡量吗?华夏礼仪之邦,又怎么能被这种歪门邪说所影响?

  乍一听感觉唐少哲的话很有道理,但深思下去却发现这都是扯淡。

  尤其是金幼孜和杨士奇,更是一边听下去,一边大摇其头。儒家子弟讲究的是内圣外王,而唐少哲所说的这些理论却彻头彻尾是权谋之道。

  所以连朱棣都感觉不好接受的东西,他们更是完全表示反对态度。

  至少在大明境内,想让这些人按照现代思维去考虑问题——尤其是那些儒臣们——压根就不可能!所以唐少哲口干舌燥的结束了发言后,却见几人都是满面沉思之色。

  虽然儒臣们反对权谋治国,可是唐少哲所说的这些理论实在太新鲜了。偏偏仔细想想还真有些道理,至少不是胡言乱语骗取名声

  请收藏:https://m.bstxt.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