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72章 西南军校_挽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在这些地区衰落下去了,那么未必不会有内外勾结,侵扰西南诸省的事情发生。

  与其等到亡羊补牢,不如先未雨绸缪。坐视这些域外民族做大,则西南诸省还会是我中华之土吗?加强西南的诸省的汉人力量,即便其中真出了一些野心家,那里的土地终究还是汉土。

  再说了,陆军军官学校总不可能教出来的都是叛臣逆子吧?朕以为孙先生是不是想的过于悲观了。”

  看着孙承宗沉默了下来,坐在他身边的鹿善继却明白,有些话孙督师不好对皇帝直说,因此就有所迟疑。

  鹿善继立刻出声为孙承宗解围,对着皇帝解释道:“陛下,西南诸省都是瘴疠之地,山高林密,交通不便,人口组成也较为复杂,除了四川和云南的部分精华地区之外,大部分地区还处在刀耕火种的阶段。

  如缅甸、安南、西藏之地,其地之民尚不及我东南数县的人口。即便是他们有什么异动,西南各地的莽莽丛林,也足以耗尽他们的兵力。

  而大明之根本,一在东南,一在中原。特别是长江以北地区,都是一马平川之地。自古以来,我中国有难,必来自于北方,一旦北骑破关而入,则长江以北根本难以阻碍敌骑南下。

  今日我大明虽然内外交困,但是事有轻重缓急之分,今日之重点还在于北方的塞防。而现今塞外西虏衰败,东虏兴起,因此北方塞防又应首重于东北。

  而辽东失陷之后,东虏南下唯一障碍,唯山海关而已。而山海关至神京不过9日行程,神京若是受到虏兵威胁,则天下必然震动。

  今日大明之局势,是山海关卫神京,神京卫中原,而中原卫东南。因此若要挽回时局,当先固根本,根本固则枝叶繁。

  以臣看来,北方的塞防才是大明的根本,而西南土司的叛乱不过是枝叶暂时受损。

  只要平息了辽东虏乱,让北方边境平静下来了,则西南土司叛乱不过是疥藓之患,举手而可平之。

  因此臣以为,今日大明应当把精力全部放在北方,西南之地只要派一大臣,统领西南诸卫军徐徐图之即可,不应再分薄刚有起色的北京陆军军官学校的师资力量…”

  虽然鹿善继说得正义秉然,但是朱由检却不认为这是他的心里话。

  在陆军军官学校建立之前,大明武官的来源有三,将门子弟、武举进士、文官转任。

  看起来,这武举进士应该是能力最为优越,成为军队中的中流砥柱才对,毕竟他们是真刀真枪在科场上考出来的。

  但是事实上却并非如此,大明军中真正能够统帅大军作战的名将大帅,首先是文官转任武职的,其次是将门子弟。真正出身于武举的进士,却很少出现能够独挡一面的名将。

  同样是基于科举的取士,为什么文进士和武进士的选材结果会如此迥

  请收藏:https://m.bstxt.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