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52章 贱人的最高境界_肌肉影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升,无一不是吸引人们走进电影院的理由。

  然后是最值得关注的双主角模式,角色间关系的不同,也造成两部电影最明显的差异。前作中的主线情节即是两位车手相互交叉的那段职业生涯,二人的关系亦敌亦友,主要在相互竞争间创造出看点和戏剧冲突。

  因为都是主角,就好像没了唯一的主角光环加持,悬念性自然就会显得更强。

  而这部作品里两位主角本就是合作关系,如果一成不变的生搬硬套,免不了内容上的陈词滥调。但导演强化片中配角对事件产生的影响,将一部分重点放在对福特高层滥用职权的劣性作为的批判上,官僚主义的障碍将造车这件事延伸到更具意义的话题,避免看点的丢失,也暗示赛车与经济命题之间微妙而不可避免的联系。

  肯和谢尔比都是赛车界的传奇人物,不过主题并不是宣扬他们多么多么厉害。

  也许观众看到开头就会猜这又是那种千篇一律的主角成功夺冠的电影,但恰恰相反,他们输掉1966年的勒芒。

  打败他们的是更优秀的赛车手吗?

  不是,

  而是黑暗的人性和腐败的体系!

  开始拍摄,两人第一次见面的场景,反派利奥的身份是福特副总裁,正常人肯定都是巴结他、讨好他,然而肯非但不这么做,反而直言不讳地说出这辆车的缺点,还给出改进建议。

  利奥从来都是要风得风、要雨得雨,肯不和其它人一样对他拍马屁,让他感到很不爽。

  恰好肯又是代表福特参赛的赛车手,这让对方找到报复的机会。

  也许刚开始利奥并不是非要置肯于死地,他只是想让肯和其它人一样对他点头哈腰、毕恭毕敬。

  但是肯天生就是那种不为五斗米折腰的人,他不愿意圆滑处世,他只想遵循内心。

  利奥眼看肯并不服软,不能用赛车战胜肯,所以一定要用地位和权力打倒肯。

  假如肯能夺得勒芒冠军,利奥身为福特副总裁他脸上也贴金,但他宁愿自己脸上不贴金也坚决不要肯好过,所以他各种公报私仇,各种刁难……

  这就是贱的最高境界——损人不利己。

  这就是导演的高明之处,也许赛车领域离观众很遥远,但肯和利奥之间的故事一定让人感同身受。

  即便不是赛车手,也一定体会过公司里你不谦卑低头,上级就要敲打你的腐败文化。

  我们没有能力改变这种风气,所以最后只能选择隐忍。而越隐忍,上级就越耀武扬威,越想试一试自己的权力到底有多大,从而恶性循环。

  之所以恩佐法拉利拒绝被福特收购,是因为他不认可福特公司那种要求赛车手服从命令的理念。

  但利奥不敢承认福特公司的理念不对,也不敢和大老板对着干,只会各种拍马屁。

  正如肯所说:他们眼里只有自己利益,只想讨好自己的上级。虽然讨厌自己的行为,但他们更讨厌、更恨像自己这样的人。

  因为你跟他们不是一类人,因为你比他们聪明,因为你与众不同。

  当初肯提出福特野马的缺陷,然而利奥只想听好话,对于人们的批评根本听不进去,这和亨利福特听不进去恩佐的话是一样的。

  1965年勒芒,利奥随便找个理由剥夺肯参赛的资格。

  结果福特惨败,全军覆没。

  即便如此亨利福特和利奥还是不允许肯参加勒芒,迫使谢尔比以他的公司为赌注换取让肯参赛的机会。

  如果在Daytona夺冠,福特就允许他参加勒芒;

  如果没能在Daytona夺冠,谢尔比就把公司送给福特。

  利奥接受媒体采访甚至叫嚣:车手的选定、速度、战略的规划,甚至连油门该踩到多少转都是我们决定!

  请收藏:https://m.bstxt.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