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83章 票房那些事_肌肉影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都在,猛地想起一件事,问道:“最近网上各种吐槽后来的我们,到底怎么回事?”

  “切,还不是刷票房的那点事?”刘婉宁插话道:“这种事现在连潜规则都算不上,只不过他们玩的太过,结果……”

  “说白了还是狗咬狗,分赃不均而已。”苏瑶给丁诚切完水果,边吃边聊道:“要我说所谓票房其实就是制片、发行、院线的权力游戏。“

  “这几年头号玩家一点点转移,曾经是院线偷票房笑傲江湖,后来变成院线买票房瞒天过海,如今制片、发行联合票务平台偷梁换柱,干脆把院线玩的团团转。”

  这种事丁诚也听过不少,这个时代票房造假的手段五花八门,比如废票利用,一张废票多次使用,每使用一次就偷一次票房。

  手写票钻空子,不计入票务系统。捆绑套餐,把影票价格摊进套餐饮料和爆米花费用中赚取差价。

  改系统,人工进入电脑票房统计后台修改数据。双系统,影院用两套系统作业,一个记账一个报账。

  就是因为影院掌握着制片方、发行方、第三方监管机构都不具备的票房数据和控制能力。

  14年以后第三方的票务数据逐渐增多,可以实时查询电影票房,上面明令禁止,现在这种玩法越来越少。

  然后第二阶段开始,先是发行方自掏腰包真金白银买票房,或给院线排片返点,主要为提高影院上座率。

  不仅炒出高票房的假象,引人关注来看片,还能排挤同期竞争影片。

  这种事制片方都心知肚明,已成为行业惯例,倒霉蛋只有那些同期公映,没有自购票房能力的同行。

  听徐文峥说现在最低只需花费%的资金,交5%的专项资金和%的营业税就能制造100%的票房,幽灵场为过数,实际上就是做假场。

  制片、发行不从中分取票房利润,只是为刷票房数据,院线则从中拿一部分好处费,往往只是电影票面价格的十分之一。

  如果制片方自有院线资源,连好处费可能都省了,并且操作起来神不知鬼不觉,比如几大知名院线。

  以前喜欢选观众最少的早场和晚场来操作,在影院排片和购票系统上都能看到这个场次,但均为售罄,其实根本没观众到场。

  但容易被观众发现破绽,一旦被截图、拍照传到网上,制片、发行、院线都很难自圆其说。

  “也就是因为刷不了,后来的我们才想出提高预售价的办法,结果观众不买账要退票,好像一千三百多万?”

  请收藏:https://m.bstxt.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