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55 后世之人的评价_对话古今:我打造节目,国宝有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观众们耐心的听着易泽讲述着有关于苏轼的小故事。

  这些故事有很多,他们曾经有所耳闻。

  比如说苏小妹,这个原本已经夭折的人物,在故事中出现的频次相当高。

  又比如佛印,酒肉和尚,时常能够压苏轼一头。

  易泽讲述这些故事,并不是要证实他们的真伪。

  而是通过这些流传下来的或真实,或编造的故事,拉近观众与苏轼的距离。

  苏轼并不是一个高高在上的神话。

  他的出现也没有什么异象。

  或许因为苏轼的文学天赋,很多人都会下意识的忽略他本身的人性光辉。

  就好比始皇帝,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脑袋上的头衔越来越多。

  从千古一帝到祖龙,从暴君到唯一,头上的帽子越来越多。

  帽子变多了,和普通人的距离就会变远。

  溯本清源,始皇帝嬴政也只是一个开创了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王朝的皇帝而已。

  后世之人赞美他的功绩,记得他车同轨书同文的举措,知晓他统一天下,结束割裂的壮举;

  但也不要遗忘,始皇帝本身的缺陷。

  劳民伤财,损耗民力,这些都不是虚假的东西,而是实实在在可以见到的缺陷。

  大秦二世而亡,固然有后来者昏庸无能、宠信奸邪的原因,但始皇帝在位期间动摇国本也有一定的影响。

  又好比孔子,历朝历代统治者为了稳固自身的统治,为他加上了数不尽的头衔,乃至于孔子后人,几千年来都吃上了老本,是最可怕的啃老族。

  但回到孔子的时代,他也不过是一个身高九尺的山东大汉,擅长以德服人。

  如果不行,则以直报怨。

  因此,在看待历史人物之时,需要摘掉他们身上的光环。

  不然大概率只能学习营销号,吹嘘着网庙十哲,或者说被清宫剧洗脑,满脑子都是和通古斯族皇子谈恋爱。

  愚不可及!

  苏轼因为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在黄州的日子里,他不断地思索探讨着人生,最终形成了独属于自己的思想。

  乐观豁达!

  四个字,看起来很简单,实际上,真要做到,确实不容易。

  就好比王阳明龙场悟道一般,苏轼在黄州,也成功的洗去了满身铅华,最终走向了一种崭新的人生境界。

  这种境界,难以言说,如果没有相似的经历,没有那种对人生的感悟,其他人说起来,也不过是纸上谈兵罢了。

  《赤壁赋》,恰恰就是苏轼本身思想的一种体现。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

  请收藏:https://m.bstxt.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