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6 此人何名?此国何名?_对话古今:我打造节目,国宝有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同学们,在学习古人的作品之前,我们首先要明确一个概念!”

  张老师拿出粉笔,在黑板上写下两个大字——古今。

  “古与今是不同的概念,古代的经典著作中的词语,其意义与我们现在所认知到的,有很大的差别,越是古老的作品,差别也就越大。”

  “所以,我们能用今时的眼光,今时的含义,去理解孔子的言论吗?”

  张老师的问题抛了出来,教室里的学生看着黑板上的古今两个字,陷入了思考。

  直播间前的观众也一样,同样盯着那两个字,开始思索。

  “如果我们是不学无术的人,只用字面意义上的看法来理解这句话,那么其意思就是:只有女子和小人是难以相处的!”

  “这样对吗?”

  见学生都在进行着思考,张老师目光中充满了赞许。

  孔子见状,也微微点头,道:“这位老师能够引导学生去思考,去理解,是很不错的老师。”

  “张老师一生坎坷,为教育事业奉献终生。”

  易泽在一旁轻声的叙述着,同时直播间的观众还能够看到,黑板似乎变成了一张画卷,演绎着这位老师的一生。

  同时,易泽沉稳厚重的嗓音也在一旁讲述着:

  “她是华夏一名普通的教师,以血肉之躯铸造起山区孩子向外求学的道路。”

  “她放弃了优渥的生活条件,只身一人,扎根贫困山区,四处奔波筹集资金,建立起了全国第一所免费女高!”

  “在专注教育的过程中,她经历了很多苦难。”

  易泽的嗓音变得有些低沉,而同时,画卷中播放出来的画面,令所有人为之心颤。

  一个中年丧夫的女人,未曾再次组建家庭,没有亲生儿女,却爱孤如子,全身心投入教育和慈善事业。

  一个身形瘦小的女人,面色蜡黄,形容憔悴,却坚持着为儿童之家筹措资金,即便面对他人冷眼,也并不气馁。

  面对他人的辱骂,面对他人的误解,她没有放弃,即便遭人驱赶,也坚定地走在信念的道路上。

  画卷之中,张老师坎坷的一生,不断地出现在观众面前,也不断出现在孔子面前。

  当看到张老师带病坚持上课,强忍着病痛的折磨,依旧坚持为孩子们辅导,直到考试完之后,才入院治疗时,观众的眼角湿润了。

  当看到张老师为了建立免费女高,四处奔波,却遭人误解辱骂,甚至放狗撕咬,鲜血淋漓之时,观众同样的心痛非常。

  直播间中,有观众眼含热泪,有观众义愤填膺,大家下意识的遗忘掉了这一次的主角,而是将目光更多的投向了讲台上那个虚弱的女人。

  “以后谁在我面前说什么唯女子和小人难养也,我他么的先给他一拳!”

  “向张老师致敬,感谢千千万万如同张老师一般,扎根山村,为贫困地区孩子们带来希望和光明的老师!

  请收藏:https://m.bstxt.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