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43 怼_重生大唐之五子夺嫡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回答朕的问题。”

  此言一出,李世民自己也不禁老脸一红,这相当于拉偏架啊……

  果不其然,圣斗士老魏当即就不乐意了。

  是谁把你的话当耳旁风?是褚遂良,是刘泪!

  汉王说的好好的呢,是褚遂良跳出来胡诌八扯,你不去说他,反而说我自己的儿子?

  这屁股也太偏了吧!这么说汉王也是你儿子。

  李恪朗声说道:“儿臣,遵旨。”

  李恪微微顿了一顿,说道:“大唐之所以兴盛繁荣,军队之所以所向披靡,盖因四海臣民之支持!由此可见,吾中华百姓,乃天下之根本,四夷各部,犹似枝叶。现在褚侍书扰其根本以厚枝叶,以此想求得长治久安,古往今来,从未有过,实在是痴人说梦!现今吾大唐,内政清明,兵强马壮,陛下千古圣君,自当化中國以信,驭夷狄以权,开创万世不朽之帝国基业!”

  大殿上再一次肃静。

  《春秋》云:“戎狄豺狼,不可厌也;诸夏亲昵,不可弃也。”

  这说明人家汉王不是胡说八道,是有根据的!

  李世民看着殿中卓然而立,英姿勃发的儿子,欣慰极了,可惜为什么要持反对意见呢?

  “化中國以信”,这句话好理解。

  中國古代君主追求“四夷宾服”的政治理想,前提都是修内政,从而实现“天下晏然”。

  也就是说,李世民前期民族政策的成功,取决于内政的成功,诸如对话机制、权力监督机制的确立,倡导廉政、节俭、朴素等价值观,重视农田水利建设等等;但更主要或显而易见的是,由于内政的成功,国力大增,在对突厥、吐谷浑、高昌、安西四镇、漠北薛延陀等历次征伐中取得胜利,正是“驭夷狄以权”所发挥的效果。

  换句话说,即使大唐王朝经济再繁荣,文化再昌明,再怎么提倡民族平等,如果对外战争老是吃败仗,李世民的“天可汗”帽子是否戴得成,实在是个问题……

  蛮夷现在为什么服你?

  因为你内政清明、军备强悍,打不过你,当然要服软,跟什么仁义道德一点关系都没有。

  但是!

  只要哪一天你内政乱了、军备废弛了,这些蛮夷分分钟扑上来咬死你。

  到那个时候,你跟人家说:兄弟,且慢!当初我可是对你不薄啊,又是以德报怨,又是内迁安置,现如今你怎能以怨报德呢?

  呵呵……

  这可不是褚遂良之流的创意,历史上,那些满口仁义道德礼仪文章的所谓大儒,无数次的强调所谓的儒家思想,在中原占据优势的时候,对边疆民族施以怀柔、妥协的政策。

  结果呢?

  这些蛮夷就一次又一次的打他们的脸。

  只要中原王朝露出衰弱,他们就会张开锋利的爪牙,狠狠的扑上来!

  只要有机会,就会来一次靖康之耻!

  只要有机会,就会来一次五胡乱华!

  然而怪就怪在,一次一次的脸被打得啪啪响,可总是有那样的道德大儒冒出头来,继续鼓吹……

  化中國以信,驭夷狄以权!

  开创万世不朽之帝国基业!

  请收藏:https://m.bstxt.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