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97章 尘埃落定_知否之护姐狂魔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御书房中虽商议出了结果,但这只能算是草议,还得等三司会审之后,老皇帝才能最终下旨公布结果。

  三位大学士面圣之后的当天,龙图阁就派人传报禹州,传令钦差身边,还有数百禁军随行。

  他们此去,是为了押送李鉴等案犯入京。

  一行人到了禹州之后,盛长桢和赵宗全自然是全力配合。不仅将李鉴等人从大牢中提出,还按照自愿的原则,挑选出几十个矿工一同进京,作为人证。

  说起这些这些矿工,他们在得到解救之后,几番打听,知道了自己的救命恩人是谁,无不感激涕零。

  矿工们得救后,盛长桢对他们的安排也是十分周到。

  先是由州衙出人出力,为他们解决临时的食宿问题。然后,盛长桢又将收缴的朱家财产重新分配,优先用来补偿这些矿工家庭。

  每户矿工家庭都分配了二十亩田地,还有耕牛农具等物。财物方面,每个矿工家庭也都分到了五十两纹银。

  本来,矿工们虽然脱离魔窟,但他们原本的家产大多被朱贵巧取豪夺去了,因此就算是得到自由之后也还是心灰意冷,看不到未来。

  如今盛长桢却让他们的日子重新有了奔头,所以这些吃苦耐劳的矿工皆是对盛长桢奉若神明,盛长桢在矿工中的威信也达到了无人启及的地步。

  虽然盛长桢只是暂代禹州州衙之事,但在矿工们眼中,盛长桢才是禹州真正的父母官。

  因此,当盛长桢开口说希望挑选几十个矿工入京为证时,矿工们皆是义无反顾,踊跃争先。

  赵宗全见此情形,十分感慨。在禹州,官与民的关系从未如此和谐,这才是真正的鱼水情深啊。

  盛长桢感触更深,他对这个时代的百姓有了更深的了解。他们勤劳朴实,也容易满足,只要能吃饱,有希望,就能让他们感恩戴德。

  对这样的百姓,盛长桢又怎么能不悉心爱护呢?

  为官的意义,在盛长桢的心里变得更加清晰。

  押送案犯的队伍离开禹州一个月后就到了汴京。

  案犯和证人到了之后,没有一点耽搁,正式的审案就开始了。

  刑部、大理寺、都察院,少说也是二把手到场。刑部左侍郎、大理寺卿、左都御史,还有龙图阁首席大学士——韩章。

  之所以审案官员的规格如此之高,一是因为禹州案案情恶劣,数十年难遇,涉案官员更是众多;

  二则是因为此案还涉及到一位三品的部堂大员——工部左侍郎,商冶。

  说起这位商侍郎,也是可悲。

  刑部查抄商冶之家时,竟未抄出什么金银珠宝等贵重之物来。从查抄结果来看,这位商大人居然是一位两袖清风的好官。

  一时之间,主办此案的官员都是十分疑惑。

  后来经过严刑审问,朱贵才吐露了实情。

  原来当初朱贵为了抱上商冶大腿,便亲自入京

  请收藏:https://m.bstxt.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