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五十七章 决战(一)_崇祯,这大明不救也罢!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如果说萨尔浒之战,宣告了后金诞生,那么已己之变,则是见证了清帝国的崛起。

  历史上的已己之变,建奴方面不光是劫掠了大量的人口物资,更是让大明威严扫地,摧毁了大明文武以及百姓的自信心。

  从此之后,建奴又四次入关,不断的摧毁大明的军民士气,受到的抵抗越来越微弱。

  明朝的文武官员皆是闻奴色变,在建奴入关时,大多都是闭城畏战,只敢在建奴撤军时尾随相送。

  大明的关内之地,对建奴不再遥不可及,就连京师重地,都成为了建奴的跑马场,可以随意的劫掠杀戮。

  靠着从大明身上不断的吸血,建奴的实力越发强大,为其日后入关奠定了牢固基础。

  从后世看,满清此举就如同甲午战争时期的日本,举一国之力,拼赌国运。

  让人遗憾的是,华夏民族在这两次国运比拼中,皆是以败北而告终。

  朱由检在夜深人静之时也曾想过,如果这一战,大明输的没有那么惨,自己应该不会杀掉袁崇焕。

  后期的松山之战,也不会那么急功急利,把大明最后的家底也葬送掉。

  而黄太吉,如果这一次入关没能成功,那满清帝国就不会有机会建立。

  正是靠着击败大明帝国这个庞然大物,才让黄太吉有了足够的威望,对后金进行改革,做到了大权独揽。

  正是因为知道这一战,对大明有多么的重要,所以朱由检把能做的准备,都做的最为充足。

  他皇宫军校中培养出来的学生,除了第一期分出近一半,让陈锦时带着去了陕北。

  剩下的一半学员,连同后续的三期都投入了此战当中,卢象升的军中,包括基层军官在内的武官,全部有这些学员担任。

  在京畿附近的各处皇庄,一直严格训练出来的新军,同样是在为这一战做准备。

  除了新军之外,朱由检把明末的那些敢战之将,也基本召集了过来。

  孙传庭,秦良玉,洪承畴,曹文诏,满桂,侯世禄,贺人龙,猛如虎,虎大威,左良玉等等,这些能战之将,都被朱由检安排到了京畿附近。

  他们的部队,也都在朱由检用官位和银子的诱惑下,得到了整编,不会再如同历史上那般,孤独的各自为战。

  除了这些,朱由检还把自己和那些明末大能们,费劲了心机,好不容易才研制出的各类新式武器,给一部分官兵也装备上。

  能做的都已经做到了极致,底下,就看这些明末的名将们,是否可以改变这一战的结局。

  二月二龙抬头,一路上受尽袭扰的黄太吉,终于率领大军赶到青县,到了这里,卢象升总算是放弃了对他们的袭扰。

  不过黄太吉和建奴高层,却没有丝毫的放松,因为此时的青县,已经汇集了近八万的精锐明军,在孙承宗的带领下,迎接他们的到来。

  对于明军

  请收藏:https://m.bstxt.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