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76章我属于这里_车游记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急促的步伐跑向了入口,江北则紧随其后。

  正门口是“陕西历史博物馆”七个刻在石台上的金色大字,字的前面还有一方水池,池底有纵横线路,似是一个大棋盘。

  因为提前做了一定功课,再加上他的历史及相关知识储备也算过得去。

  所以类似“陕西历史博物馆是华夏第一座大型现代化国家级博物馆”这种基础的知识,江北则不再需要去看景区的指引牌。

  陕博的建筑外观着意突出盛唐风采,而此地的设计者是曾师承建筑大家梁思成的清华才女张锦秋。

  而在陕博之后,她还有一件作品也盛名斐然,让江北和李白有了一次跨千年时空交流的大唐芙蓉园!

  馆内游人如织,处处皆能看到游客。

  这些游客有的背着双肩包挎着相机、有的三三两两边走边谈、有的则拖家带口其乐融融……

  看来作为西安的一张名片,陕博号称的“一座博物馆,半部华夏史;给我一天,还你一万年”果然名不虚传。

  陕博馆内收藏文物多达37万件,时间跨度从远古人类的简单石器,到1840年前生活中的各类器物,跨度长达一百多万年。

  若说比藏器年代之久远,这里还真是江北索取过的博物馆之最。

  和碑林专门收藏书法、碑刻文物不同,这里的收藏非常驳杂,是真正意义上的“博”物馆!

  在陕博逛了两个多小时,江北先后看到了反映先民生活和艺术追求的彩陶器皿,先秦时期的青铜器与经机兵马,以及盛唐繁荣之下的金银器与唐三彩……等等。

  有本地人说,西安五花八门的博物馆多到数不清,甚至有“博物馆黄页,再加上纪念馆、美术馆,用a4纸打印下来的厚度能和身高差不多”的说法。

  当然,如果不是江北这种对碑林有着强烈兴趣的游客,估计大多数人都会把陕博排在第一位。

  当讲解员听到江北去过碑林,便告诉他西安碑林和陕博本同出一处。

  早些年无数宝藏早些年都拥挤的放在碑林,后来建了陕博它们才得以获得现在这样的待遇。

  山西历史博物馆主楼共分四层,有5个展区,每个展区主题不同,展品分类也不一样。

  虽然时间跨度长达一百多万年,但主要展品还是先秦到唐朝。

  由于这里的藏品实在太多,江北自认不能做好“讲解员”的工作,便在大厅右手边雇佣了一名讲解员,和黄鹤楼的50元费用相比,这里的收费高达200元,看起来不便宜。

  但等江北和吴雅真正体验到讲解员的专业度的时才知道,这笔钱花的有多么超值。

  在冗长的历史长河中,江北对盛唐最为感兴趣,这点讲解员也看得出来,所以他在讲解时也相对侧重唐朝时期的文物和历史。

  在以“唐”为布展重点第三站厅,江北和吴雅一进去就被序

  请收藏:https://m.bstxt.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