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百七十七章 据其地而有之(续)_郑王天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传吾命令,戎君已率人潜逃,草中戎部族之人,放下兵刃,即可免死,不然吾必以大罚齑之,无有攸赦!”

  对于戎君从自己眼皮子底下逃掉,郑忽并没有展露出过多的情绪。

  “唯!”众人领命应道。

  随后,从原先保卫郑忽的精锐中分出几人,飞奔而去,将命令传达。

  “再有,戎君虽畏威而逃,然不可请纵之,二三子即刻遣人追逃,务必将戎君生擒,若事不为,死要见尸!”

  “唯!”

  郑忽虽谈不上恼怒,但是对于戎君的逃跑还是有些耿耿于怀。

  斩草不除根,逢春又再发。

  老祖宗的教导,郑忽时刻都记在心上。

  他可不想留下什么隐患。

  虽然攻灭草中戎部,戎君想要东山再起的可能不大,但是总归是个麻烦。

  麻烦不解决,早晚是块心病。

  以郑忽的脾性,岂会让自己落下心病?

  ……

  “报,戎人已尽数放下兵刃,等候世子发落!”

  戎君的大帐中,郑忽又一次的鸠占鹊巢,高居上首,听候底下士卒汇报战况。

  “善!”郑忽起身,虽然笑的很矜持,但是喜悦之情却是溢于言表。

  草中戎已灭,这便意味着,他的北进任务已经完成。

  唯一美中不足的是让草中戎之君给逃了。

  即便这样,他这次北伐所取得的战果也足够亮眼。

  低着头来回走了几步,略做思考,郑忽便将头抬起,道:“二戎已定,汝即刻赶往陉邑,将祭大夫请来!”

  “再者,遣人传令给井大夫,命其将骊戎之君带至此地!”

  “唯!”

  接下来的事情,自然就是善后。

  郑国此次确实出动了不少兵马,但是却无法久留,所以善后维稳显得尤为紧要。

  这关系到郑国后续北进的大战略,所以郑忽不得不谨慎应对。

  “禀世子,我军生得戎人七千三百,斩首八百,牛羊以万计!”

  很快,就有人将这次战果汇报上来。

  “我军伤亡如何?”

  “我军战没者百六十七,重伤者八十七,轻伤者二百余!”

  郑忽闻言点点头,这个结果还算满意。

  “重伤者速令人送往陉邑诊治,战没者择一善地安葬,勒石坟旁,言郑之英烈长眠地,择人四时奉祀,不使我之英雄蹇困于地下!”

  “世子仁厚,吾等谨谢之!”

  “去罢!”郑忽摆了摆手,低沉的道。

  “唯!”

  郑忽此举在此时来说,确实算的上仁厚。

  一般而言,此时的战争,将士战死之后都会选择就地埋葬,这没什么好说的。

  关键在于起坟立碑,四时奉祀。

  要知道,此时普通人死后下葬,是墓而不坟。

  墓是平地而葬,坟是垒土而葬。

  《尔雅》中所谓“坟,大防也!”

  坟不是一般人下葬能用的。

  像孔子他老爹叔梁纥,这个流亡到鲁国的破落贵族,死后都是墓而不坟。

  孔子他母亲死后,

  请收藏:https://m.bstxt.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