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百七十三章 桓王的忧虑!_郑王天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确实是个令人头疼的问题,人口少的情况使得在这样的事情上,尽显尴尬!

  论起戎狄来,井友一套一套的,处置得当,深得郑忽赞赏。

  可遇到这种问题,井友显然有些不知所措。

  沉思了好一会,才硬着头皮道:“世子不若迁囚徒,赦其罪,使之戍边!”

  这确实不失为一个好办法,但关键在于这种事情的决定权不在郑忽手里。

  而且等事情上报新郑,再发郑国囚徒前来实边,拖延的时间太长,恶金的开采会陷入停摆,影响郑国的春耕!

  这个办法至少在此时是行不通的。

  远水解不了近渴……

  “伐灭草中戎、骊戎后,我欲以其民填台谷、陉二邑,发陉及苏子它邑贫不能自己者以实台谷,井大夫兼理台谷,不知井大夫意下如何?”

  郑忽无声的拒绝了井友的提议,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井友自然是无不可,他也知道自己的提议有些不切实际。

  更何况郑忽对他如此信任,让他兼领两邑,这可不是一般人能得到的待遇。

  井友更没有拒绝的理由!

  “唯!”

  “台谷已下,掘台谷北之恶金乃重中之重,井大夫须急求廧咎如中知晓此事者,使其引我速往!”

  “再者,祝大夫亦须亟整军备战,反,则取二戎,不使为我之忧!”

  “唯!”井友和祝聃连声应道。

  ……

  成周,洛邑。

  郑忽平定苏子国的事情已经在洛邑城中传开了。

  毕竟事情已经过了十余日,成周距离又近,得知消息也很正常。

  事实上,周桓王在郑忽平定原、樊两邑后三天,就已经得到了消息。

  得闻消息后,周桓王有些心神不宁,心中忧虑却又无法与人诉说。

  在苏子国的事情上给郑国下绊子,是私底下进行的,绝对不能摆在台面上来说的。

  而且,郑忽只用十余日便平定苏子国,令他心中大震,震惊之余,又带有担忧、恐惧等各种情绪在内。

  “这难道又是一个郑寤生”周桓王这段时间一直茶不思饭不想的想道。

  没办法,郑国自武公到庄公,两代人都给当时的周王留下了太过深刻的印象。

  甚至可以说是阴影!

  连他的大父周平王,都不能撄其锋,只能不顾颜面的主动提出交质。

  他自即位以来,一直以振兴王室为已任。

  这也是他四处插手别国事务的原因,他一直努力的想要列国能够尊重王室的威严,如宗周那般。

  而郑国一直是他在这条路上前进的阻碍。

  事实上,郑庄公辞去王左卿士一职是他希望看到的。

  因为只有这样,他才能摆脱郑寤生这个时常搞的他下不来台的猪队友,重新树立周王的威严!

  讲道理,郑庄公辞去王左卿士后,赐彤弓也并非他的本意。

  但是架不住虢公林父和周公黑肩的力求。

  现在想来,他当初也是失了心智,想要

  请收藏:https://m.bstxt.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