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百六十六章 假道灭狄之计!_郑王天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见过世子!”

  城守府正堂之外,祭仲当先对伫立门口的郑忽行礼道。

  “祭大夫多礼了!”

  郑忽回礼,报以微笑。

  对于祭仲,至少在郑忽没有上位之前,待以殊礼,是十分必要的。

  “容吾为祭大夫引见!”郑忽向祭仲示意身边的井友道:“此陉守井大夫讳友!”

  之后又对井友介绍道:“此吾国之正卿祭大夫讳足!”

  二人相互见礼,而后跟随着郑忽步入正堂。

  三人落座后,郑忽简单的向祭仲询问了一下州和欑茅二邑的一些情况。

  再之后,三人很快便切入正题。

  郑忽道:“草中戎、骊戎居狄之要,欲伐狄则必先过戎,戎狄相结,是我战多而功少,诎力而反受其害,兵法云:其用战也胜,久则钝兵挫锐,久暴师则国用不足。”

  “今大军已出者十余日,若两伐之,是我弊之于三国,且久结兵祸,非国之利也!”

  祭仲闻言表示赞同,井友暂时不知道郑忽想要表达什么,沉默不语!

  “世子有何高见?”祭仲问道。

  “不若借道于二戎以伐狄,反而灭之,可以免祸!只是不知二戎之君可否假道于我?”

  井友听到这里,算是彻底明白郑忽的打算了,他这是准备先集中兵力攻打狄人,反过来再攻打戎人。

  这个计策确实很妙,因为郑忽若是选择先攻打戎人,那么狄人来救援的可能性比较大。

  原因也很简单,草中戎和骊戎这两个部落,说句不好听,其实就是狄人的看门狗。

  说到这个,就不得不说戎狄的周边环境。

  郑忽最终目的台谷在后世所谓的晋城盆地内部。

  晋城盆地三面环山,东、南皆是太行山,西为原山。

  陉邑在太行以南的平原,台谷在太行以北的盆地内部。

  太行山成为隔绝南北的天然屏障。

  然而大自然的伟力不仅在于创造一些鬼斧神工,令人惊叹的自然景象,更在于处处为生活在这片大自然的人和动物留下生机。

  晋城盆地在南方的生机就在原山,原山之上,有一条大河流经其中,名曰少水。

  少水过原山俯冲而下,在原山与太行山的交界处冲刷出一片平原。

  这片平原不仅是进入晋城盆地的通道,也是草中戎、骊戎逐牧而居的生息之地。

  当然了,进入晋城盆地的通道有很多,但是在南部,能供郑军大队人马进入只有这一条。

  晋城盆地中的狄人若是得知郑军大队人马攻打骊戎和草中戎,那么他们很有可能会猜到郑军的最终目的其实是他们,从而出兵援助二戎!

  打狗,主人心里肯定不高兴,但关键是,草中戎和骊戎这两条狗和狄人一心吗?

  郑忽觉得这种可能不大,甚至是根本没有可能。

  游牧民族自古以来就是强者为尊,赤狄势大,二戎只能选择屈服。

  现在若是有扳倒狄人的机会,想必二

  请收藏:https://m.bstxt.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