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百六十四章 陉人_郑王天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郑军攻打温邑,重伤加身亡者三百余人。

  其中,以北门之战最为惨烈。

  由于温人近于郑军的二倍,且郑军前期孤立无援,导致郑军死者八十五,重伤者近二百,其余自祝聃以下,几乎人人带伤!

  这个战果自然是无比辉煌的,不过,问题是此时是冬天。

  在冬天,一旦受伤,伤口是很难愈合的,而且天寒,伤口很容易被冻伤,这样一来,轻伤者也就罢了,重伤者很容易身殒。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

  郑忽不懂医术,对于那些重伤的士卒也是束手无策,只能将之安顿在温邑中修养,延请良医来医治,同时嘱咐以酒消毒。

  至于能不能活下去,只能听天由命!

  郑军从新郑出发前八千余人,车马四百余。

  至今除驻留于温邑的车马及重伤身死者外,尚有兵车三百五十乘,卒近七千。

  离开温邑后,郑忽和祭仲各领兵车百五十余,卒三千余踏上了平定苏子国十二邑的征途。

  说是十二邑,加上温、隤也不过七邑而已,其他几邑,待平定这七邑后皆可传檄而定。

  …………

  十日后,郑忽率领大军在接连平定絺、原、樊三邑之后,赶到陉邑与祭仲会合。

  陉邑地近草中戎和骊戎以及赤狄,经常性为其所扰,为了抵御戎人,不得不选择亲郑。

  除了郑国,他们也没其他选项。

  周人除了还保留了大义名分外,在与戎狄的作战中,基本上屡战屡败,自顾不暇。

  事实上,周人自宣王丧南国之师后,周人在抵御戎狄的战争中已经落入了下风。

  幽王的那一败,更是将宗周仅存的精锐消耗殆尽。

  平王东迁后,仅靠成周八师那些殷民组成的军队,也就堪堪维稳而已。

  就是桓王到处插手别国国事,靠的也不过是畿内小国的兵力和大义名分而已。

  所以,陉人在这种情况下,只能亲近郑国。

  除此之外,别无选择!

  看着陉邑夯土城墙之上留下的一道又一道属于战斗的痕迹,郑忽心中可以想象的到此处曾经究竟发生了怎样激烈的战斗。

  郑忽没有任何时候感觉比此刻更加接近于诸夏先民,接近于诸夏诸夏先民生活战斗过的地方。

  这不仅仅是一种心灵上的震撼,更是血脉上的归属与认同。

  管仲所谓“夷狄豺狼,不可厌也,诸夏亲昵,不可弃也!”

  诸夏从来都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

  在夷夏杂居的此时,诸夏更是一面旗帜,一种文明,一个圈子。

  而郑国至少在此时是处在诸夏文化圈的核心,因为郑国占据的中国之地,是诸夏真正的正宗之土。

  不说别的,就以新郑而论,新郑在黄帝时期,为有熊国,夏、商两代皆为其王畿。

  所以,此刻郑忽心中怎么一个任重道远了得!

  “入城罢!”

  纷乱的思绪萦绕了良久,郑忽终于下令道。

  陉人当

  请收藏:https://m.bstxt.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