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十一章 策勋_郑王天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顶点小说请记住我们的网址:

  策勋说到底不过是在简册上记录士卒功绩,上呈给自家祖宗看,在征得自己祖宗同意后,进行封赏的一种凭证。

  而与策勋相伴的舍爵,这才是实打实的待遇福利问题。

  后世的《木兰诗》中就有所谓的“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在“首功”制度还没建立的春秋初期,士卒们立功后获得的待遇、升迁都是通过策勋来实现的。

  国君在战争结束后,在向祖宗汇报战果之后,在宗庙摆下庆功宴,依据每个人所立功劳的大小进行赏赐,这也是整个祭祀的最后一步程序了。

  而郑忽此时正在为怎样在这次策勋中为祝聃争取到一个好的待遇而发愁。当然,也要尽量向高渠弥示好。

  虽然,高渠弥没他老爹那么牛掰,但是,要能把他拉到自己的阵营里来,对郑忽来说,也算是好处多多。

  第一是可以在无形中断了自己的倒霉弟弟公子亹的一只臂膀,毕竟现在高渠弥和自己的这个便宜弟弟的关系只算是亲厚,还未到非得支持他上位不可的地步。

  第二,则可把祭仲这条老狐狸绑到自己的战车。

  说实话,郑忽对祭仲这条老狐狸并不太感冒。毕竟,历史上立原主为君的是他、驱逐原主出境的是他、再把原主迎回来的还是他。最后,杀了原主的是他儿子。

  摊上这样的事,郑忽要是还对这一家子有好感的话,那干脆直接把脑袋送到他们刀前面得了!

  不过,令郑忽无奈的是,若是自己以后上位,想把位子坐稳,还真的对祭仲这老货多加倚重。

  虽然这老货在郑忽老爹面前就类似于一只哈巴狗的存在,但是在郑忽兄弟几人面前,就不折不扣的算是一匹狼了。究其根本,不过是郑忽兄弟几个与他老爹相比,确实差的太远,没有能耐钳制住这老货,这才造成了后来这老货祸乱郑国。

  就这祭仲这个人来说,为国为家之心,只能算是对半分。在自家利益没有受到侵害的前提下,那是绝对的忠臣,一心谋国的榜样;若是自己利益受到一丝一毫的侵害,这老货绝对是立马翻脸不认人。

  这也算得上是中国几千年来文人士大夫的典范了。家国天下,家在国前。

  ………………………………………………

  “彤弓弨兮,受言藏之。我有嘉宾,中心贶之。钟鼓既设,一朝飨之。”

  听着宗庙里响起的《彤弓》,郑忽不得不对自家老爹重新作出评估。

  郑忽原以为,自家老爹虽然不太把周天子放在眼里,但名义上的尊重还是有的。

  现在看来,自己老爹对周天子是一丝一毫的敬重之心都不存在。

  竟然敢把这首天子赏赐诸侯的宴饮乐歌搬到郑国宗庙里来,也得亏孔老夫子没出世。不然,就不是只痛骂鲁国三桓的越礼行为了。

  其实,

  请收藏:https://m.bstxt.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