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07章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_开局讲聊斋,我吓死全网粉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07章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求订阅。)

  “江宁老师,这就是我们黄州赤壁了。”

  跟着带队工作人员,江宁来到了黄州赤壁。

  同时。

  一旁的工作人员还向江宁介绍说道:“我们黄州赤壁之前也称赤鼻矶,从造型上看,像一处断岩临于江上,同时色泽呈赫色,因形象悬鼻,故名赤鼻矶。”

  江宁点点头。

  在前来黄州赤壁的路上,江宁也是查找起一系列的资料。

  想来。

  当年苏轼误会认为这里就是赤壁古战场,恐怕与赤壁矶这个名字也有一定的关系。

  或许有人说。

  大文豪难道对地理一窍不通,怎么还能认错地名。

  但这样的事情在古代太正常了。

  古代虽然有地图,但地图并不是特别精准。

  再说。

  当年的赤壁古战场是汉朝时期的,到苏轼那个时代也有几百年。

  随着战乱与时间的推移,很多人都记载不太清楚了。

  当然了。

  这其实不只是苏轼一个人搞不清。

  在苏轼之前,还有一位叫做杜牧的大诗人,他同样也认错了地方。

  他写的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这里所写的赤壁,也不是真正的赤壁。

  别说是他们。

  就算是现代人,也时常搞错地方。

  这也导致说起赤壁。

  在国内可是有七八个有关于赤壁的景点。

  要不是后来上头将蒲圻改为赤壁市,恐怕各个地方为争夺赤壁之名,将会大打出手。

  所以苏轼搞不清楚这里到底是不是赤壁,这并没有什么。

  “虽然这里不是真正的赤壁,不过当时苏轼前来的时候,却是误会认为这里就是赤壁古战场。”

  看着前方的赤鼻矶,江宁也是将思路放到了当年的赤壁之战。

  这一战,当真是英才辈出,出现了不知道多少豪杰。

  同样这一战,也令无数的后人,每每谈到三国,都是心生向往。

  “壬戌年七月十六日,这一年,刚好是苏轼被贬到黄州的第三年。这一日,有友人前来探访苏轼。于是苏轼就带着友人来到了这里,他们坐在船上一起喝酒,不知不觉一下子明月就已升了起来。但苏轼与友人并没有停止,反而更为有了兴致。他们一起背诗,一起唱起了歌。回来之后,苏轼将当天的所见所得所思,写下了一篇《赤壁赋》。”

  江宁向前走了几步。

  感受着江风,江宁将自己的思想倒回到了1000多年前。

  此时。

  没有人打扰江宁,也没有人说话。

  而这一刻。

  江宁却是突然念出了一篇散文。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

  请收藏:https://m.bstxt.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