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67章 阳明先生,千古。(求订阅)_开局讲聊斋,我吓死全网粉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世界上有两个半圣人。

  这两个里面。

  一个是孔子,一个是孟子。

  还有半个。

  那就是王阳明。

  之所以将王阳明当成是半个圣人,就在于他在“龙场悟道”当中提出来的心学。

  准确的说。

  心学并不是王阳明最先提出来的。

  在此之前。

  就有一些先贤提出心学。

  不过之前的心学表现的并不是很具体,也没有说服大众。

  但经过王阳明“龙场悟道”之后,他却是真正的顿悟了,将心学发扬至最为巅峰。

  “江宁老师,什么是心?”

  “心就是万物,心就是宇宙,宇宙就是心,心同样也是理。”

  “那什么理?”

  “理就是自然法则,也可以称之为道德。”

  “那什么是良知?”

  “良知就是我们的内心,也是我们的一种本能。”

  “江宁老师,能再说得清楚一些吗?”

  直播间内。

  有网友已经激动的不能自己。

  他们知道。

  今天的这一则故事,可能将儒学推至一个新的巅峰。

  是的。

  正是如此。

  王阳明的心学,就是在继承儒学的前提之下,又将儒学提至了一个巅峰。

  “王阳明的这种顿悟,实际就是将心学发展到了一个阶段,我们可以将他称为心学的集大成者。而与心学对应的,那就是理学。理学我们知道,他是二程和朱子提出来的。他强调,万事万物都存在理。哪怕就是非常小的事情,也存在于理。所以王阳明小的时候,为了验证理学,格了七天七夜的竹子。他们认为,理是最高标准,也可以认为道德是最高标准。所以朱子他们又提出,存天理,灭人欲。”

  这里的存天理,灭人欲,可以说是理学最为知名的一句话。

  对于这一句话,显然很多人并不是十分赞同。

  但大家不赞同,但又找不出可以反驳的话。

  因为。

  这一句话,其实说得是有一定道理的。

  因为存天理,那就是我们需要保持我们的最高道德标准。

  灭人欲,这里面有一定的误解。

  不是说将人类的欲望消灭,而是将那些不好的欲望给舍掉。

  所以道义上来说,这也没有问题。

  可是。

  人类的欲望并不仅仅只有那些坏的欲望。

  还有许多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欲望。

  这种欲望不能说是好,但也不能说是坏,这却是我们的本能,我们的良知。

  可如果将这一些基本的欲望,或者是本能欲望都给灭掉了,那我们又怎么生活?

  所以,江宁却是继续说道:“我们举个例子,助人为乐是一种传统美德。但是,有一个问题,如果我们自身条件不允许,我们帮不是不帮?显然,这里帮是值得赞扬的,可不帮,其实也不是问题。所以,王阳明先生就否定了万事万物都是理的表现,他觉得,只要我们能够遵守我们的良知,那就可以了。”

  “只求问心无

  请收藏:https://m.bstxt.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