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21章 医者仁心_秘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蹈一脸兴奋的小护士,也终是没能抵住漫长旅途带来的疲劳,靠着椅背睡着了。

  车外浓云未散,乌云压顶,车内倒是祥和一片,安安静静。

  林文陶低声问道:“杨师傅,还有多久到?”

  他已经明显感觉到车子的颠簸,料想他们已经驶入进村的山路了。

  “快了,还有半个小时。”

  长时间的驾驶,让杨师傅也有些倦怠。

  林文陶怕他疲劳驾驶,一直试图和他闲聊,好在杨师傅也是有着多年驾驶经验的老司机了,没到半小时车子终于到了义县。

  虽说是个县城,实际上却是个还未开发的村落。

  义县四面环山,村落就建在山窝里,唯一一条出村的路,还是多年前政府出钱修建的盘山道。

  而这条路又因地势险峻,很多扶贫的政策都无法切实落地。

  因此义县周围的其他村县都已经脱贫致富了,就只有义县这么多年了,还一直没能摘掉贫困县的帽子。

  车子只能停在村口,无法在更进一步了。

  村子里都是未经修整的泥路,再往里开,只怕会陷在里面出不来。

  他们几个人只能下车步行,好在村支书早早的就在村口等着他们的到来,领着他们只捡好点的路走,倒是绕过了不少泥坑。

  青山绿水的自然风光,瞬间让这个在城市见惯钢筋水泥的小姑娘兴奋不已。

  虽然天气算不上好,但这里的空气却远比京市要来的香甜不少。

  年轻小护士在王黎耳边兴奋的说道:“王医生,这可比在医院里好多了,你说是吧。”

  王黎只笑笑没说话,小姑娘第一次来,自然觉得新奇兴奋,等到了晚上才知道什么是艰苦。

  林文陶和王黎跟着村支书到了村委会,说是村委会,其实就是一间破落的泥瓦房。

  村里早早的就为了几个人的到来做了准备。

  他们村大都是空巢老人,有点能力的年轻人也都外出务工去了。

  村里的这些老人大都进入古稀之年,平日里也就是勉强照料自己的生活,如若真生了个小病小灾的,也都只能自行吃药咬牙坚持,就只盼着每三个月一次的扶贫义诊。

  原本计划是让城里来的医生先调整休息下,晚饭后才正式看诊,但村里的老人却早早的在村委会门口排起了长队。

  见此情形,林文陶他们也不敢耽误,匆匆放下行李,便开始进行问诊。

  也许是因为这里的空气质量良好,也许是这些老人常年从事农业劳动,他们身体大都很健康,最多就是一些老年人常见的基础病,也并不算严重。

  林文陶给他们一一开了些常用药物,并仔细叮嘱平日的注意事项。

  村里的人都很质朴,对村外来给他们看病的医生充满了感激。

  这一下午的看诊结束,林文陶和王黎的脚边堆满了各种农副产品。

  林文陶是第一次参加义诊,开始还有些不好意思,一直推辞着不肯收下。

  反倒是身边的王黎,淡定微笑的表示感谢之后,便收在了自己脚边的袋子里。

  林文陶有些奇怪,不拿群众一针一线不是刻在他们中国人骨子里的信念吗?

  王黎笑着解释道:“这都是爷爷奶奶们自己田里重的,并不贵重,但却是一片诚意,我收了,他们就会觉得和我们是平等的,我们其实是在互帮互助,这样他们就会觉得自己对这个社会还有用处,还可以产生相互交换的价值。”

  林文陶发自内心的对王黎产生了敬佩,也理解了主任让他来这一趟的真正的目的。

  医者仁心并不只嘴上说说的那样简单,而是要真的去了解每个病人的需要,要从他们的角度去看待问题,有时候他们不光治病,更要治心。

  大概是女性天然的母性光环,让她们本身就比男人多了一丝悲天悯人的情怀。

  从这一点上来说,他不得不承认,他不如王黎。

  请收藏:https://m.bstxt.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