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八十章作恶_一世骁雄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长子的话之后,垂泪而别,而后率众人随水师南去。

  江南的傅津川在接到江北传信之后,立即集合了全军一万骑军,以及全部的军马,以神策军军使苏锻为将,令他率这部万骑军迅速赶往采石,渡江北上和州。

  令龙捷军军使杜客师暂摄江南诸军。

  随后只带了几十个亲卫星夜兼程赶往润州,准备北返扬州。

  而远在黄州的雷勃,在收到叛军北上庐州,已经攻下的巢县的告急文书之后,立即下令尚在安州和黄州的靖南军各部往光州集结,同时派探马飞快告知程锦堂处。

  靖南军各部在二月初才在光州集结完成,随后雷勃召集诸将,并说出了自己的打算。

  “庐州危在旦夕,我们现在去去救肯定是来不及了,为今之计只能是北上寿州,只要保住寿州,这天就翻不了!”

  南方在淮河一线的一系列军事重镇,用以扼守淮河直流和淮河的交汇口。淮西,主要就是寿春和钟离,在淮东主要就是山阳和盱眙。

  而在淮河上游直流只要就是颍河跟涡河。颍河与淮河的交汇口曰颍口,涡河与淮河的交汇口曰涡口。其中寿春正对着颍口,能够挡住颍河、淮河方向的来敌。而钟离正对着涡口,挡涡河之冲。南北对峙之际,钟离与寿春,也就是濠州和寿州,都是淮西重镇。

  同时寿春一代,为黄淮平原的一部分,土地肥沃,灌既便利,宜于屯耕,地利足有战守之资寿州城内也有大量的存粮。

  所以无论是寿州还是濠州,都是极为重要的军事重镇,一旦其中一个落入叛军之手,叛军就能沿着涡河或者颍河北上,那可就是入了京畿道了。

  一旦让叛军进入中原腹地,必然会令四方震动。

  因此雷勃没等程锦堂的军令,只通报了一声就迅速率军驰援寿州。

  而雷勃也相信,他做的这个抉择没有任何问题。毕竟靖南军本就是扬州都督府治下,现在危急之时,连越境都算不上。

  因为靖南军对寿州有守土之责。

  而且他同样清楚,靖南军也是目前离寿州最近的一支援军。

  雷勃的决定五个都虞侯都没有任何的意见,他们也早就受够了天武军的鸟气。

  现在驰援寿州,正好可以摆脱程锦堂麾下,不用在跟天武军共事。

  但吴王的大纛出现在庐州城下的时候,叛军的士气大震,而城上的守军在坚持了五日之后,大量的守城士卒都战死了。

  庐州司马韩成也在最后一日就被亲自率军攻城的叛军悍将王炀斩杀。

  刺史赵翼以身殉国,不过在死之前他下令火烧府库。不然腹中的财物和粮食落到叛军手中。

  叛军在入了城之后,虽然立即组织灭火,但还是烧毁了一半左右的粮食,不过庐州城内的存粮还是够叛军一月之用。

  府库之中的财物却是大部分都烧毁了,为了兑现战前的赏赐,薛巨鳞做了一个艰难的决定,纵兵劫掠。

  一开始只是打算“征调”几个富户,补充一下军粮和财物赏赐。但谁知道,城中富户虽然没人上城帮着守城,但对于守家是非常卖力的。

  结果就是反抗激起了叛军的凶性,有计划的“征调”,开始变成了无序的烧杀抢掠。

  手无寸铁的庐州百姓,面对手持利刃杀心四起的叛军,最终的事态终于朝着不可控的方向滑去,无序之火很快烧遍了庐州城。

  全城数千户,几万丁口,在吴王严令各部退出庐州城的时候,只剩下几百户贫无立锥之地贫民了。

  吴王赵德玉站在庐州城头,望着城内的乱象痛哭流涕道:“本欲匡扶社稷,却不成想做了如此人神共愤之事...愧对祖宗啊...”

  至于这眼泪几分是真心,只有他自己知道了。

  但那些死在叛军刀下的黎庶百姓,却再也活不过来了。

  请收藏:https://m.bstxt.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