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六十一章精锐_一世骁雄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缺乏攻城器械,想拿下庐州看来要费些时候了。”

  庞知古看着城外乱哄哄的红莲道教众,颇有些无奈道。

  方蛟道:“不习战那就以战代练,咱们这里只要能拿下庐州和巢县,就能策应薛巨鳞所部,到时候吴王的水军北上,就可以直驱寿州了。过了寿州,怕是京畿道的官老爷们都要吓得屁滚尿流了。”

  这支所谓的乱军也好,乱匪也罢。都是红莲道教众,原本就藏身于大山中,以山贼之称掩人耳目。这次也算是为了大业倾巢出动。

  按照庞知古的谋划,是多地同时发动,让朝廷疲于应对。

  庞知古与方蛟在寿州、庐州,方虬在黄州,方氏兄妹的最小的方虹在襄州,方虬弟子张侠在川蜀

  历来民变,都是老百姓活不下去了,淮南道这些州县的小民,本来日子肯定也是艰难些,特别现在江南正在发生叛乱,为了平乱赋税又重了些。

  而地方官为了好处,层层加码。朝廷本来是希望多跟富户收些税赋,但到了下面的各级官吏,还是觉得升斗小民比较容易盘剥些

  所以红莲道“义军”从山里一钻出来,在一扇动之下,立即就有不少人从贼,短短时间内就裹挟了数万人。

  但这数万人,良莠不齐。

  其中最核心的部分是红莲道藏匿山中的数千信众组成的精锐,这部分人在山中整日操练,颇有些军伍之风。

  还有数千人是附近望风来头的山贼流寇,以及红莲道早就笼络的江湖人物。

  这些人虽然颇有些精悍,但很难调度统一。

  剩下的人就是主动来头的活不下去以及被裹挟的小民。

  这样一支难以称之为“军”的乱匪,在前期算是连克连捷,打下了好几个县城。

  一时间红莲义军是气势高涨,但随着大军来到庐州城下,连续打了好几日没有攻克,情况就发生了些变化。

  首先,义军所携带的粮食不够吃了。

  毕竟是数万张嘴,原本计划中五日内攻克庐州的计划没有成功,作为红莲道元帅的方蛟也为此头疼不已,所以只能让各部四处劫掠,搜刮粮食。

  这种情况下,义军立马变成了乱匪。

  定远、巢县、慎县等地的村镇,都遭到了劫掠。

  最开始这些“义军”还只是“借”些粮食。

  随后,觉得你家里养的鸡也不错。

  再后来,就觉得你家里的女人也不错

  什么?不“借”?

  刀是干嘛使得?

  于是乎,淮南的百姓终于知道了,比起这些所谓的“义军”,原来这往日里恨得直咬牙的官府,还算是不错的

  梅十三,自幼生在淮南,据说祖上是为了躲避战乱迁徙到淮南来的。家住定远县,靠近庐州境内。庄上有几十户人家,不是姓梅就是姓胡,算是聚族而居。

  今日早上庄里来了个从庐州逃难过来的,说那边打起了仗,乱兵到处烧杀抢掠,于是乎

  请收藏:https://m.bstxt.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