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四十四章争先恐后_一世骁雄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州之后,看到军马多不堪用,也就是他带着六百禁军的坐骑,还算是不错。

  大部分军马...在河西都是当挽马的料。

  于是乎傅津川让自己的两个兄弟带着三个马背上长大的汉子去了朔方的军马场挑选了数百匹军马,还顺带从上京城又带了一批军械。

  傅津川来到牙兵营里,亲自看了看这批军马,用尾指扫了过马耳,马匹灵敏反应让他很满意。

  这些军马都是傅津川准备组建一支重装骑兵的。在战场上,重骑兵的作用母庸置疑,但对兵员素质和战马的要求也都非常高。

  现在马到了,而在一众江淮士卒中选拔出数百善骑者,也是矮子里面拔大个,毕竟这不是关中和陇右,也不是河北。

  “对了三哥,走到汴州的时候,河北的军报过来的,河北叛乱已经平定了,还有阿耶独骑出卢龙塞见燕王,逼退了燕藩的数万大军。”

  听到五郎的话之后傅津川直接呆住,“恒州之乱已经平定了?”

  “是三哥,程锦堂在灵寿,率七万大军打破贼军四万余众,斩首两万余...听说大军已经在路上了。”

  “这倒是好事...”

  恒州平定的消息绝对算是喜讯,而且英国公作为主帅半年之内就让一场数万人的叛乱消弭,简直就是功德无量。

  兵祸若是连绵日久,遭殃的还是老百姓。恒州之乱没能波及太广,只限数州之地,又数月而定,朝廷的耗费就相对要少很多,也就可以少收些税赋

  在傅津川忙的不可开交的时候,赵元殊也没闲着,通过提前布置好的暗桩,江南叛军的情报源源不断的从建邺城汇集如扬州城。

  一份江南叛军明确的行军安排,以及分兵概述的情报跨江而来,也正是揭开了南军与北军,也就是官军与叛军在喘息之后第二轮厮杀。

  “叛军如今分成两部,其中...吴逆率军六万余众,已经从建邺出发,随时准备渡江而来。另外一部七万余人,由叛将薛巨鳞率领,目前已经赶到宣州,应该是为了阻挡江州方向朝廷的大军...”

  为众人介绍军情的是谢安持,这为江南谢家的子弟在于傅津川一番密谈之后就成了都督府的幕僚,至于两人谈了什么旁人无从知晓。

  其他几个幕僚猜测,应该是都督看中了这位谢郎君的背景,以及他对江南情况的了解。

  当然几天下来,就连才高气傲的许应龙也不得不承认,这位谢郎君的确有些真才实学。

  “这里不得不提一下,吴逆手中水军的舟船足有近千艘,吴逆为建邺留守的时候,手下就养了一支船队,经常出海做生意,因此富可敌国...而吴逆起事之后,又重金厚碌收买了不少江淮一代的水匪和海寇,因此吴逆手中最少有数百船只,其中的海船极大,甚至能跟官军的楼船一较高下...还有

  请收藏:https://m.bstxt.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